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_0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垂体腺瘤是颅内常见肿瘤之一,手术切除是其最主要治疗方式。手术方式经历了100多年的演进,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目前为广大神经外科医师所认同。虽然手术技术不断提高,但仍有较多的术后并发症。本文就接受经鼻蝶入路神经内镜下垂体瘤切除术的首发垂体腺瘤患者进行分析讨论,评估导致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首次治疗且病理证实为垂体腺瘤的患者270例,上述患者均行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收集5种常见术后并发症:感染、垂体功能低下、脑脊液鼻漏、尿崩及低钠血症,并对可能导致上述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如年龄、性别、BM1、个人史及既往史、术前垂体功能(甲状腺激素及皮质醇)、肿瘤大小、肿瘤侵袭性、手术时间、肿瘤质地、术中脑脊液漏等。首先对上述并发症分别进行单因素分析,统计学方法为卡方检验和独立样本t检验,检验水准α为0.05,将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危险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以Exp(B)估计OR值,从而得出以上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中270例患者中:1、术后感染与手术时间、术后脑脊液漏、术后腰穿置管存在显著差异(P<0.05),术后感染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影响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只有术后脑脊液漏(OR=10.311),提示术后出现脑脊液鼻漏者容易并发感染。2、术后垂体功能低下与年龄、术前垂体功能低下、肿瘤大小、肿瘤质地存在显著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示:年龄(OR:1.021)、术前垂体功能低下(OR:2.801)、术中质地(OR:2.344)与术后垂体功能低下有关,且年龄越大、术前垂体功能低下、术中质地较韧者容易并发术后垂体功能低下。3、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术后脑脊液鼻漏的发生与性别、手术时间(min)、术中脑脊液漏、肿瘤大小存在显著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示性别(OR=0.334)和术中脑脊液鼻漏(OR=6.262)为术后脑脊液鼻漏的独立危险因素,女性、术中出现脑脊液漏者容易发生术后脑脊液鼻漏。4、术后尿崩的单因素分析结果示其与肿瘤的内分泌功能、术中脑脊液漏和术后垂体功能低下显著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术后尿崩的独立危险因素为肿瘤的内分泌功能(OR:0.972)、术中脑脊液漏(OR:2.146)、术后垂体功能(OR=2.145),提示功能性腺瘤的患者不容易出现术后尿崩,而术中脑脊液漏者和术后出现垂体功能低下的患者容易发生尿崩。5、术后低钠血症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其发生与肿瘤的内分泌功能、术后垂体功能低下存在显著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示功能性腺瘤(OR:8.782)、术后垂体功能低下者(OR:2.775)容易并发低钠血症。结论:术后感染、术后脑脊液鼻漏、术后垂体功能低下、术后尿崩以及术后低钠血症作为垂体腺瘤术后的并发症,其发生与以下因素有关:1、术后出现脑脊液鼻漏会增加术后感染风险;2、高龄、术前出现垂体功能低下以及术中肿瘤质地较韧者容易发生术后垂体功能低下;3、女性患者及术中出现脑脊液漏者更容易发生术后脑脊液鼻漏;4、无功能腺瘤、术中出现脑脊液漏和术后垂体功能低下的患者更容易出现尿崩;5、功能性腺瘤、术后出现垂体功能低下者容易并发低钠血症。
其他文献
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属于单股正链RNA病毒,感染牛、猪和不同的偶蹄动物引起口蹄疫疾病(Foot-and-mouth disease,FMD)。天然免疫系统的模式识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