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颈阔肌失神经支配后不同时间不同再支配方法的比较研究

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jaeir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支配面部表情肌的面神经周围支损伤后,面肌发生失神经萎缩;面神经周围支发生Waller变性;运动终板发生退变,最终,面肌失去其功能,造成面瘫。本实验在兔颈阔肌失去面神经颈支支配后的不同时间点,分别采用吻合、植入两种手术方法对其实现失神经再支配,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术后效果,同时比较单一手术方法在不同时限的效果。以期为临床早期周围性面瘫的手术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取24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A、B两组,各12只;A组采用植入法,B组采用端端吻合法施行失神经再支配手术。每组再按不同再支配手术的时间(1、3、5、7个月)分为四个亚组,每个亚组3只动物,共6侧。各组动物于饲养一个月后切断双侧的面神经颈支,并分别采用相应的手术方法在相应的时间行神经再支配术,并于术中吻合或植入前及术后2个月,对颈阔肌进行大体观察、组织学观察及神经肌肉电生理检测(阈刺激强度、单次最大收缩幅度、不完全强直收缩频率、完全强直收缩频率及其幅度),进行同一时间不同修复手术方法间以及同一手术方法在不同时间的比较。结果:颈阔肌失神经支配后在实验设计时限内,随失神经支配时间的延长,逐渐萎缩变薄,色泽苍白,颈支逐渐变细。光镜下见肌纤维细胞直径变细,排列逐渐不规则,边界逐渐不清晰。伴有脂肪细胞及纤维结缔组织的浸润。A、B两组在实验设计的相应时间点行修复术,术后2个月刺激面神经颈支均可引起颈阔肌的收缩,故面神经损伤7个月内选用吻合法与植入法均可实现肌肉的神经再支配。面神经颈支离断1个月及3个月时术后检测指标显示吻合法优于植入法;5个月组两种手术方法没有显著性差异;7个月组植入法优于吻合法。植入组与吻合组均显示在不同时间修复后的结果有差异,且行修复术越早的亚组指标结果越接近正常。结论:新西兰大白兔面神经颈支损伤7个月内采用植入与吻合两种方法均可实现颈阔肌失神经后的再支配。再支配术后2个月时,其中神经离断5个月内采用吻合法效果更确切、可靠,形态上更符合正常生理状态。故在此时限内,应尽量争取采用吻合法修复面神经的损伤。神经离断7个月者,植入法的术后效果优于吻合法。植入法简单、易行,在无显微外科技术及条件的情况下,选择此法可获得较好的效果。推论人类上述两种手术修复方法在神经损伤后越早实行,术后恢复效果越好。
其他文献
目前,我国水稻品种审定工作信息化程度很低,如何进一步提高水稻品种审定效率、提升评审公正性、监控审定业务过程、避免数据错误操作等还无类似系统,也是农业品种管理部门最
<正>现代传播理念认为,新闻传播的最大魅力在于新闻的即时性。对电视而言,最大的魅力又集中体现在直播新闻上,而电视直播新闻最重要、最深远的意义就在于它可以把观众带到新
背景脊柱侧凸的手术治疗开展已有40多年的历史,后路手术自从第3代内植物出现以后,矫正效果、稳定性以及术后矫正度的丢失等均有了明显改善。前路内固定器械是Dwyer在1964年首先
[目的]研究梗阻性黄疸大鼠肺组织中细菌易位阳性率、光镜下小肠粘膜损伤情况及血浆内毒素(Endotoxin,ET)、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清一氧化氮(NO)变化情况,探讨早期
目的 观察微囊化异种嗅球组织细胞移植对大鼠脊髓全横断损伤后细胞凋亡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探讨其对脊髓继发性损伤的保护作用。用微囊技术解决移植中存在的免疫排斥反应问题,为
目的:探讨大鼠左全肺切除术后余肺高血流量是否导致肺血管重建和肺动脉高压,以及低氧,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在肺血管重建和肺动脉高压形成过程
目的:研究瑞芬太尼对左向右分流婴儿先天性心脏病矫正术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及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的影响,确定适合于婴儿麻醉诱导的最佳剂量,为瑞芬太尼的临床应用提供依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预处理对体外循环下行二尖瓣置换术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择在体外循环下行二尖瓣置换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30例,随机分为
[目的]研究不同损伤级别的屈曲牵伸型颈椎损伤对椎动脉流量的影响和伴发椎动脉损伤的机制。[方法]取14具国人新鲜颈椎尸体标本,通过椎动脉灌注测试和动脉造影,研究四个损伤级别
本文研究中国海权发展的重要性和路径依赖问题。长期以来,由于中华民族海洋意识的淡漠以及受意识形态的影响,中国人对于海权的认识存在种种误区,没有深刻认识到发展海权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