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玉米作为世界三大粮食作物之一,是动物饲料的主要来源,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同时又是一种可再生能源作物,玉米的重要性也由此而显现。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玉米生产国,在改革开放初期,一直是玉米净出口国,但是近年来,虽然玉米总产量逐年增加,但中国玉米对外贸易状况表现为出口量减少,进口量增加,与此同时,玉米深加工产品(包括玉米油、玉米面和玉米麸等)的对外贸易则表现为出口量逐渐增加,玉米及其深加工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发生了变化。针对上述这种情况,研究玉米及深加工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对中国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为基础,综合运用国际市场占有率(WMS)、贸易竞争力指数(TC)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等指标分别从市场份额、净出口状况和出口规模等角度对我国玉米及主要加工品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我国玉米的国际竞争力较弱,并呈现出下降的趋势;我国玉米的主要深加工品整体上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而且近几年呈现出上升的趋势。通过进一步分析,我们可以认为影响中国玉米及深加工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并非成本和价格,而是质量、安全、相关和辅助产业状况、生产经营者的市场竞争战略以及政府的支持等非成本和价格因素。最后,本文以国际贸易理论中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为依据并结合中国玉米出口特点提出了提高中国玉米及其深加工产品国际竞争力的相关建议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