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领域本体的答疑网格系统研究

来源 :南华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zhangShun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远程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这种基于网络的教育模式将教师和学生分离开来,无法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与解释,学习者必须进行自主学习。网上答疑系统能够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消除学生的学习障碍,在加强师生交流、帮助学生获取信息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网上答疑系统的研究对于推动远程教育乃至我国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目前的网上自动答疑系统还处于探索阶段,国内较低的自然语言处理水平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水平严重制约了网上答疑系统的智能水平。现有的答疑系统主要是通过Email、留言板、BBS或是聊天室等方式进行提问与解答,虽然有些系统也采用关键字匹配和分词搜索等技术,但是由于语义理解不足,使得对于问答案匹配的准确度比较低,效果不是很理想;而且现有的答疑系统的答疑资源局限于本地库,资源的共享性差,无法进行统一有效的协调和管理。鉴于以上情况,结合我校正在进行的精品课程建设,我们提出了基于领域本体的答疑网格系统,系统中利用网格技术将分散分布各地的答疑网格节点连在一起构成整个答疑网格系统,网格技术屏蔽了各网格节点的硬件和软件异构性,各网格节点遵照OGSA规范描述节点的资源并发布成功,实现各网格节点资源共享。同时,系统基于两级分布式本体模型利用本体的技术来构建领域本体库,这种领域本体能提供完整的关于某一特定领域中概念以及概念和概念之间的关系的描述,包含了该领域的比较完整的知识和丰富的语义关系。把领域本体应用到答疑网格系统中,使得一定程度上解决目前答疑系统中语义的理解不足的问题成为可能。本文首先阐述了网格技术基础和本体建模理论,在此研究上提出了基于领域本体的答疑网格系统体系结构,分析了系统答疑流程及系统的特点和优势,并论述系统关键实现技术;然后以南华大学省级精品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部分内容分支为例,详细讲述系统两级分布式本体的构建;最后是对本课题研究工作的总结和进一步的研究展望。
其他文献
图像分割就是把图像分成若干个特定的、具有独特性质的区域并提取出感兴趣目标的过程。它作为图像处理的底层部分,其分割后的结果大量应用在图像理解、语义识别、图像搜索等
雾天条件下,由于大气粒子的散射作用,户外视觉系统获取的图像出现对比度降低、颜色失真、模糊不清等质量退化问题,造成特征提取、目标判别、目标跟踪等工作无法正常进行。因
在计算机视觉领域中,运动目标的检测是一门非常重要的技术,也是对运动目标作后续处理的基础。随着计算机技术与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视频中的运动目标检测技术广泛运用到军事与民
无线自组织网络(Wireless ad hoc network,ad hoc)是由一组带有无线收发装置的移动终端节点组成的一个多跳临时性自组织网络。它可以在任何时刻、任何地点快速构建起一个移动
无线传感器节点随机散布,由电池供电,能量有限是其最主要的特点,数据的发送,接收以及处理都需要消耗能量,而发送数据消耗的能量最多,为节省能量,需为节点寻找一条消耗能量最少的传输
TAL效应物(Transcription activator-like effectors)是黄单胞菌属植物病原菌分泌的一种特殊的三型效应物,在病原菌与寄主相互作用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TAL效应物的靶标直
随着信息化产业的高速发展以及国家对教育投入程度和规模的扩大,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管理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从高校走出的人才对社会新时期的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随着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发展,各类数据查询被不断移植到两层传感器网络中来,对安全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简单数据查询,如范围查询,安全研究较多也较充分,但仍存在能耗
随着网格技术发展,KOS网络知识系统,人的认知行为以及信息检索等理论的支持下,心理学中的人的认知行为的概念被广泛的应用在检索网页的设计中,并成为检索网页设计的一大进步
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统计数据,截止到2012年11月我国境内银行借记卡的累积发行量突破30亿,且同比发行增速仍然在加快。显示了银行票据业务进入无纸化、网络化之后,借记卡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