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化阳离子絮凝剂制备及絮凝机制分析

来源 :东北石油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purplerain9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油田三元复合驱采出水中由于含有聚合物、碱和表面活性剂等物质,使油水界面膜强度增强、油滴聚并空间位阻增大,体系呈现高稳定状态。因此,开发出一种适合三元复合驱采出水体系的新型絮凝剂,使体系脱稳、油珠聚并,成为油田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基于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对其进行功能化处理,引入疏水基团(BA),针对三元复合驱采出水,引入疏水基团可以与采出水中的疏水物质发生疏水缔合作用,靶向去除采出水中的油珠。絮凝剂分子间的疏水基团也会产生缔合作用,可以提高絮体强度。为处理油田三元复合驱采出水提出了一种新方法,使絮凝沉降过程处理效果更好,具有工程价值。通过对单体聚合、双基团聚合和三基团聚合的絮凝剂对油田三元复合驱采出水进行絮凝处理,考察不同絮凝剂产生的絮体结构,判断各种基团搭配所制备的絮凝剂效果优劣,获得制备絮凝剂的最佳方案。研究以聚丙烯酰胺(PAM)为主链骨架,丙烯酸丁酯(BA)和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为单体,利用水溶液自由基胶束聚合法制备P(AM-DMDAAC-BA)功能化阳离子絮凝剂,考察单体总浓度、单体配比、聚合时间、聚合温度和疏水单体含量等条件,对絮凝剂分子量和阳离子度的影响,确定合成该絮凝剂的最佳合成条件。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氢谱(~1HNMR)表征其基团和分子结构,利用热重分析仪,考察絮凝剂的热稳定性;利用分形维数和粒径分布,考察絮凝剂最佳投量;对三元复合驱采出水进行絮凝处理,考察疏水功能化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絮凝剂对油和悬浮固体的去除效能;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考察三元复合驱污水的稳定原因;利用反演法探究其絮凝机制。结果表明:PAM、PDMDAAC两种絮凝剂均不能使三元复合驱采出水脱稳,无法产生絮体,这是由于PAM没有电性中和的作用,虽然有较高的分子量,但无法发挥电性中和作用,絮凝效果不理想;而PDMDAAC絮凝剂由于分子量较小,无法产生较大絮体,且溶解性较差、成本较高。PAM和PDMDAAC在絮凝试验中无法使原水脱稳,P(AM-DMDAAC-BA)所产生的的絮体分形维数最大,为1.441,P(AM-BA)的絮体分形维数最小,为1.221。说明P(AM-DMDAAC-BA)所产生的絮体结构最佳。采用水溶液自由基胶束共聚法,使用硫代硫酸钠和过硫酸钾作为引发剂构建氧化还原体系,制备疏水功能化阳离子聚丙酰胺絮凝剂P(AM-DMDAAC-BA)。其反应条件为:单体总浓度为35.0 wt%,引发温度为60.0℃,聚合时间为6.0 h,疏水单体浓度为3.0 wt%。疏水功能化阳离子絮凝剂具有超疏水功能,其疏水基团分子结构是BA分子中C=C双键与AM母体的亚甲基通过C-C键相连。对于三元复合驱采出水,疏水功能化阳离子絮凝剂的最佳投加量为40.0 mg/L,最佳沉降时间为8.0~10.0 h,絮体粒径中值可达677.0μm以上,产生絮体的二维分形维数为1.502,絮体结构致密,沉降性能良好。疏水功能化阳离子絮凝剂对三元复合驱采出水水质波动适应性良好,通过10批次絮凝实验,含油量和悬浮固体的去除率在86.4%以上,较油田在用絮凝剂去除率提高26.6百分点以上,聚合物去除率较低,基本没有去除作用,主要是由于聚合物在采出水中呈溶解状态。这也说明絮凝剂不与体系中聚合物发生反应。聚合物在油滴表面形成空间位阻,不利于油滴的聚并;其次聚合物可以使体系粘度增大,不利于油滴沉降;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加,降低了油水界面张力,使界面膜强度增大,油滴难以聚并,增加了体系稳定性;油滴粒径越小,油相在水中分散的越均匀,稳定性越好。疏水功能化阳离子絮凝剂通过BA疏水基团强化网捕和卷扫作用,对水中悬浮颗粒具有界面间架桥效应。同时DMDAAC阳离子基团,使油珠和悬浮颗粒表面电荷产生电性中和作用,使油珠与油珠、悬浮颗粒与悬浮颗粒聚并,形成较大的絮凝体,实现油珠、悬浮颗粒与水的高效分离。
其他文献
随着“双碳”目标的落实,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在我国能源体系配比中大幅提升。具有持续性差的可再生能源渗入率的提高严重威胁着微电网安全。储能系统作为保证微电网安全运行和效率提升的有效途径吸引了广泛的关注。连接微电网和电池组的高性能双向DC/DC变换器是储能系统高效运行的关键保证。本文以直流微电网为背景,对储能系统中的双向DC/DC变换器开展了研究。本课题选择了新型谐振型拓扑作为研究对象,对双向CL
学位
为了解决在石油开采过程中油井套管易产生蜡堵现象这一难题,目前各大油田常采用以热油循环清蜡法、化学清蜡法和机械清蜡法为主的油井套管清蜡工艺。但是上述工艺普遍存在智能化程度低、单次作业成本高和对环境污染性大等缺点。相比于传统的油井套管清蜡工艺,超声波清蜡工艺因其具有智能化程度高及作业时对环境污染性小等优势,近些年来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应用。然而国内目前对于超声波技术在油井套管清蜡这一领域的应用尚未
学位
泡沫由于其优良特性已在石油开采行业得到广泛应用,而微泡沫具有驱替能力强、稳定性好及采油率高等优点,是解决目前泡沫驱油中泡沫质量不好、油田采收率不高等问题的有效方法。由于微泡沫的制备方法难以在井下实现,且目前对泡沫发生器内气泡破碎等研究较少,因此研究井下泡沫发生器内部流动特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课题组研发的螺旋搅拌式泡沫发生结构进行结构优选以生成微泡沫。该发泡结构是由螺旋叶片和搅拌桨叶组成,
学位
三相换流器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类环境的电子设备中,全面、准确地对其进行健康状态评估与故障诊断是保障系统可靠使用的关键。目前,对三相换流器的故障诊断通常仅在固定温度下进行,且对测试节点与测试信号有一定要求,随着三相换流器向集成化、模块化发展,现有的故障诊断方法更加难以满足要求。因此,考虑测试时的温度影响并通过尽量少的输出特性,得到准确的软故障诊断结果,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本课题以某型号三相换流器为例,通
学位
车辆感知是自动驾驶的关键,用于确定周围车辆的位姿信息。在视觉感知方案中,基于神经网络的单目视觉车辆感知算法成本最低,但其精度因单目图像深度信息匮乏而偏低。同时,感知算法常用的框定位形式容易为相关校正算法引入错位误差。对此,本文利用Apollo Car3D数据集,研究基于U-Net的单目视觉周围车辆感知算法,以点检测的形式实现车辆的定位,并对其进行位姿感知与校正。首先,研究车辆的位姿映射关系与行车图
学位
免疫疗法正在给肿瘤治疗带来巨大的变化。然而,从免疫治疗中获益的患者只占小部分,为了挑选出对肿瘤免疫治疗敏感的患者,迫切需要特定的生物学标志物。目前临床上多采用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1 ligand 1,PD-L1)、肿瘤突变负荷(tumor mutational burden, TMB)和微卫星不稳定性(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
期刊
同井注采工艺主要将高含水的混合液进行油水两相分离,由两套泵组分别构成采出泵与注入泵,被分离的油相被采出泵举升至地面,水相则被回注泵回注至地层下。同井注采技术的核心内容为井下油水分离系统,一方面该工艺面临井下产出液含气时会严重影响油水分离效率的问题;另一方面目前有大量油井应用潜油螺杆泵将地层下的原油举升至地面,若大量气相进入螺杆泵腔内会在其壁面产生气蚀现象,严重时可能会气锁停泵,这将对井下安全生产构
学位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飞速,能源消耗迅速增长,常规能源被开采殆尽,非常规能源的利用与开发变得越来越重要。稠油及超稠油作为非常规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它的开发利用已经迫在眉睫。由于稠油及超稠油的粘度较大、不宜开采、采收率较低,如何高效经济的开发和采收稠油及超稠油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在稠油开采过程中需要向油藏储层注入高温流体,高温流体会降低稠油粘度,但同时会对油藏多孔介质岩石骨架进行加
学位
铝合金在工业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联接、承重等。但应力集中会使其刚度和稳定性下降,产生安全隐患。电磁超声横纵波平面应力测量技术具有便捷、无需耦合剂、无需标定厚度等优点,但目前其测量精度还存在受声波混叠和噪声干扰,受低采样率限制等问题。为充分发挥电磁超声技术在铝合金平面应力测量中的优势,本文进行了以下研究工作:研究铝合金平面应力电磁超声测量方法。在确定洛伦兹力机理为主要换能机理的基础上,对空间电
学位
近年来,分布式发配电系统迅速发展,储能系统、电动汽车等都可以作为其组成部分,对作为必要环节的双向DC-DC变换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双有源桥(Dual Active Bridge,DAB)变换器因其调节范围宽、电压匹配时易实现软开关等优点,是应用最广泛的双向DC-DC变化拓扑之一。而部分功率变换器能够应用于航天器、可再生能源技术等,有效降低散热要求并提高系统效率。本文将部分功率和DAB相结合,提出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