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MC-肿瘤细胞cell-in-cell结构对结直肠癌侵袭转移的影响及机制

来源 :广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oneed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Cell-in-cell(CIC)是指一个或以上的活细胞进入另一个活细胞的胞浆内,形成细胞套叠结构的现象。近年来随着科学研究技术的迅速发展,CIC的结构在正常生理、炎症、自身免疫及肿瘤等多种生物行为过程中均可发现,并提示其不同的生物学意义。CIC通常根据内化细胞的种类分为两类:一类是同质细胞间(homotypic CIC);另一类是异质细胞间(heterotypic CIC)。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肿瘤组织中存在的CIC结构均有报道,且不同类型的淋巴细胞和不同类型的肿瘤细胞间均可形成CIC结构,且无细胞种系来源间的限制。科学家们猜测heterotypic CIC的发生也参与了肿瘤形成的机制:淋巴细胞进入肿瘤细胞(即靶细胞)后,一方面影响靶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导致靶细胞异倍体或多核的形成,提示了heterotypic CIC可能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另一方面大部分淋巴细胞会在肿瘤细胞内以emperitosis方式死亡,又提示肿瘤倾向于清除对自身生长不利的淋巴细胞,从而逃避免疫监控。由此认为heterotypic CIC的出现常提示预后不良,且与预后不良呈正相关。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的发生发展是个多因素、多步骤的过程。CIC对CRC侵袭转移有何影响?本研究主要通过建立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人肠癌细胞HCT-8的PBMC-肿瘤细胞间形成的heterotypic CIC模拟体内过程,借助流式细胞分选技术分离出纯CIC细胞结构,探究PBMC钻入CRC细胞形成CIC结构后,对其侵袭转移的能力的影响,进一步揭示CRC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目的】1.从人外周血中提取PBMC与人肠癌细胞共孵育模拟体内CRC中CIC的形成;2.分析形成CIC结构后肠癌细胞功能的变化;3.试探讨PBMC钻入肠癌细胞形成CIC结构影响CRC细胞功能变化的相关分子机制。【方法】1.提取、培养人PBMC并与肠癌细胞共孵育。2.利用流式细胞分选共孵育后的三组肠癌细胞:PBMC钻入后形成CIC结构的(CIC组)、未与PBMC共孵育的肠癌细胞(对照组一)及与PBMC共孵育但无PBMC钻入的(对照组二),并培养。3.Transwell实验检测三组细胞迁移能力、基质胶-Transwell实验检测三组细胞侵袭能力,并用Western Blot检测三组细胞侵袭、转移相关蛋白表达差异。4.CCK-8细胞毒性实验筛选SB203580小分子抑制剂最佳浓度,抑制CIC组细胞p-p38蛋白表达,使用Western Blot检测其抑制效率,并用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基质胶-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分析与未抑制p-p38的CIC(对照组)比较,抑制p-p38后CIC细胞迁移侵袭的改变。【结果】1.PBMC可与肠癌细胞发生CIC结构,比例大约为1~2%,且其中各亚群淋巴细胞均可钻入其内。2.CIC组肠癌侵袭与迁移能力明显强于对照组一、对照组二(侵袭实验:CIC vs对照组一p<0.0001,CIC vs对照组二p<0.0001,对照组二vs对照组一p=0.372;迁移实验:CIC vs对照组一p<0.0001,CIC vs对照组二p<0.0001,对照组二vs对照组一p=0.192),并且高表达与侵袭转移相关的MAPK通路里的p-p38蛋白(CIC vs对照组一p=0.001,CIC vs对照组二p=0.028)。3.与对照组CIC相比,使用p-p38小分子抑制剂后的CIC组侵袭与迁移能力明显减弱(侵袭实验:抑制后CIC vs对照组CIC p<0.0001,抑制后CIC vs DMSO p<0.0001;迁移实验:抑制后CIC vs对照组CIC p<0.0001,抑制后CIC vs DMSO p<0.0001)。发生CIC后的肠癌细胞可能通过MAPK通路增强其侵袭转移能力。【结论】PBMC-肿瘤细胞间CIC促进了侵袭转移能力,CIC促进侵袭转移是通过p38磷酸化实现的。
其他文献
国债下乡作为人民银行落实国家乡村振兴和惠民政策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拓宽农民投资渠道,提高农民收入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依据国债下乡现有政策,通过对延边州内乡镇居民开展问卷调查(1),分析延边州国债下乡工作中出现的乡镇国债销售金额较少、乡镇销售额占比持续较低、国债认知度不高、宣传覆盖率不够等问题的成因。同时,根据调查结果,提出加强国债下乡工作相关建议。
期刊
给出了同时具有任意多个弹性支承与刚性支承以及任意多个集中质量之复截面连续梁横向固有振动的传递矩阵,导出了该系统固有振动的频率方程和振型函数,并证明了结果的正确性;证明了刚性支承等价于集中质量或支承弹簧刚度趋于无穷大的极限情况,揭示了集中质量与弹性支承及刚性支承的类比关系.
期刊
目的 设计开发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临床思维训练平台并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以临床常见症状为主线、以护理程序为框架,设计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临床思维训练平台。在护理综合实训课程中,对2018级304名学生(试验组)使用该平台辅助教学,对2017级325名学生(对照组)使用传统临床案例分析法进行教学,比较两组课程结束后的临床思维能力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成绩和自我导向学习能力。结果 试验组临床思维能力客观结构化临床
期刊
明末清初在华传教士对中医的疗效一直颇为信任,但是他们对中医理论则经历了从积极引介到否认其价值的转变。这一转变背后,一方面是中西文化立场的不同,传教士一直以西方医学为衡量标准来评价中医知识,另一方面则是传统与现代的差异,也即“科学”话语在西方社会的日益彰显。中医的现代化应该避免单一地以中与西、传统与现代的视角认识问题,而应当最终建立一套既符合现代科学、又不完全从属于西方的知识体系。
期刊
近年来,由氮磷污染引起的水体富营养问题依然日益严重,污水处理厂污染物的排放标准中对氮磷的排放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另外,很多地区的污水中存在碳源不足,碳氮比低,碳氮磷比失调的问题。传统工艺在处理低碳氮比污水时很难实现N、P的同步高效去除。反硝化除磷技术具有一碳两用,能耗较低的优势,能解决传统脱氮除磷工艺中存在的矛盾。本课题以反硝化除磷技术为基础,提出双污泥反硝化除磷耦合振动缺氧MBR工艺(Two
学位
随着数字化的不断发展和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中国商品作为本土文化和物质的载体通过跨境电商送到海外消费者手中。在跨境电商领域,文化传播变成了一种语言营销活动,与传统意义上的文化传播有所不同。企业需要克服一些问题,如对产品认知不足、营销语言障碍、意识缺失等,以解决跨境贸易的问题。企业应该深入分析产品,打造卖点和解决痛点,并且在音、词、句三个层面上处理受众语言,树立文化意识、品牌意识和政治意识,
期刊
实现中医药学的中国式现代化是传统深厚的中医学融入现代社会的必由之路。近年来的中医现代化研究虽取得了相当的成果,但却似乎仍然在中医体系的门前徘徊,难于深入其内在实质。对问题原因的探寻往往需要突破旧观念的哲学反思。中医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的一部分,借助李泽厚对中国现代化历程中体用的思考,有助于理解中医现代化进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在明确现代中医的发展应以现代化为体,而关键在于体如何更好地结合中医实际应用后,
期刊
减少人类对野生动物和环境的影响是野生动物保护中重要的一环,但也不可避免地为当地居民的正常生产生活带来了负担。畜牧业和野生动物对资源需求的冲突往往会形成两败俱伤的局面:过度放牧会破坏生态结构,而野生动物捕食家畜事件也常有发生。因此,为了缓和人兽冲突、促进人兽和谐共存,了解当地居民如何预防野生动物捕食家畜事件的发生至关重要。本研究在盐池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通过问卷的形式调查了当地居民保护和管理牲畜的方
学位
报纸
中医现代化困于科学一元论和以西解中的牢笼不可自拔,其科学性反复遭受质疑。文章基于后现代主义视角,以“象-体”科学为切入点,分析“构建”论下中西医科学形态的多元性。指出中西医在现象-实体、整体论-还原论、关系实在-物质实体、模型论人体观-原型论人体观等领域存在认识论上的本质区别。西医学作为“体科学”,以还原论的简单科学为现代化手段,而中医学以复杂性成其“象科学”本质。中医状态学作为中医学与复杂系统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