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核电得到大力发展,安全壳作为保证核电站安全的重要屏障之一,其结构性能也受到了广泛地关注。由于核电站服役年限的不断增加,地震动作用是必须要考虑的结构影响因素。而除了地震动作用外,在美国“9·11”恐怖事件的影响下,飞机撞击作用也成为安全壳结构性能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在我国“十三五”规划中,国家提出要大力发展以AP1000型第三代核电技术为基础的核电设施。因此,本文将对AP1000型核电站安全壳在强震作用和大型商用飞机撞击下的结构性能进行研究,探究其潜在的结构安全问题。本文的主要工作及研究成果如下:1)以华龙一号核电安全壳为例,介绍了BIM技术在核电站安全壳建模及数据存储方面的应用,同时将这一建模方法应用于AP1000型核电站安全壳,建立起该安全壳的BIM模型用以存储模型数据,为之后在其他有限元软件中建立AP1000型核电站安全壳提供数据支撑。2)分别在LS-DYNA及MSC.MARC中建立AP1000型核电站安全壳,通过对比不同软件中建立的安全壳周期和振型来验证模型的正确性。介绍了LS-DYNA显式动力学计算软件中的碰撞接触算法,沙漏算法和流固耦合算法,并验证了这些算法的正确性。3)计算分析了大型商用飞机撞击核电安全壳的碰撞过程,分析了安全壳结构的破坏形式。探讨了不同的影响因素下安全壳结构的动力响应,影响因素包括:重力水箱水位,撞击速度,撞击位置,安全壳结构形式。最终得到了水箱水位对于飞机撞击作用下的安全壳结构响应影响较小的结论。4)根据HAD101-04《核电厂厂址选择的外部人为事件》合成符合要求的人工地震波。对AP1000核电安全壳在该地震波下的结构响应进行分析,同时探讨了不同的水箱水位,水体模拟方法,水箱挡板对于安全壳结构性能的影响。得到最优的水位为达到水箱体积80%时的水位。5)介绍了核电安全壳安全性评估中常用的非耦合方法的计算过程,探讨了非耦合方法与耦合方法的计算结果的差异,并从各个方面针对产生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