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风收获机关键部件设计与仿生铲减阻碎土性能试验

来源 :河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uxiao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防风Saposhnikovia divaricata(Turcz.)Schisck.是一种历史悠久且应用广泛的根茎类中药材。近年来,野生防风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国内外市场需求,栽培防风逐步成为市场主流,河北安国、行唐是栽培防风的主产区,以种植一年生栽培防风为主。随着河北省中药材种植面积逐年攀升,对收获作业机械化水平的要求愈高,目前防风研究领域主要研究化学成分、药用价值、种植分布,对防风收获机的研究较少。针对目前防风收获过程中存在的挖掘装置阻力大、碎土能力差、人工捡拾等问题,亟待设计出一种挖掘性能好、降阻能力强、碎土能力强、方便收集打包的防风收获机,本文具体研究内容为:(1)通过栽培防风种植地实地调研,测定河北一年生栽培防风的生物学特性参数:株距约为144 mm,行距约为343 mm;根长度约为168 mm;测定种植地土壤物理特性参数:土壤为砂壤土,土壤含水率为12.6%,土壤密度为1.39 g/cm3;测定土壤力学特性参数:土壤坚实度为430 kPa,土壤泊松比为0.40,土壤堆积角为33.25°,土壤内聚力为15.426 kPa,土壤内摩擦系数为0.30;为挖掘装置参数设计以及挖掘仿真试验提供重要依据。(2)运用SolidWorks软件对栽培防风收获机的挖掘、根土分离、收集装置以及整机进行三维建模;利用3D扫描技术和Imageware逆向设计软件对仿生数据进行采集和处理,通过Matlab软件对鼹鼠爪趾进行拟合,设计一种以鼹鼠爪趾轮廓曲线拟合线条为结构曲线的仿生挖掘铲;对根土分离装置主动链轮进行动力学分析,计算出根茎上抛最大距离,对抖动轮进行运动分析,确定其频率和最小转速;确定收集装置导流板倾角。(3)运用EDEM软件建立四种常见土壤颗粒模型;以实测土壤堆积角为指标,通过最陡爬坡试验和Box-Behnken试验确定土壤颗粒间接触参数最优值并验证;构建土壤-挖掘铲离散元仿真模型,对仿生铲和普通铲挖掘性能进行仿真分析,仿生铲减阻率为12.50%,碎土率较普通铲提升2.92%;设计挖掘仿真多因素试验,运用响应面法对挖掘阻力和碎土率有显著交互作用的因素进行分析,使用Optimization模块求解最优工作参数。(4)利用制备的仿生铲和普通铲进行土槽试验,以土壤含水率、坚实度为试验土壤评价指标,完成测力系统的搭建,以拉压传感器数值反应水平挖掘阻力,在较优工作参数下,仿生铲减阻率为13.71%,与仿真值相对误差为4.20%,挖掘深度为200 mm时,仿生铲减阻率为13.42%,与仿真值相对误差为6.86%,误差小于7%,所构建离散元仿真模型准确程度较高;制造并观察土壤切面,定性分析仿生铲碎土能力,可得仿生铲较普通铲碎土性能强。
其他文献
在经济与科学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人类的生存压力也日益增加,据WHO的一份调查指出,全世界有百分之七十五的人处在亚健康状况,百分之二十的人有不同的病症,而只有百分之五的人是真正身体健康的[1]。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日益改善,现代人开始崇尚更加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这些推动了康养旅游的兴起。康养旅游不同于其他的传统旅游方式,它不仅有休闲娱乐的功能,还可以引导人们以旅游的形式进行改善健康的活动。这让康养旅游
学位
藜麦(Chenopodium quinoa Willd)作为一种高营养和高抗逆性作物,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藜麦的种植过程中,由于藜麦茎秆较细弱,倒伏问题严重。倒伏问题成为了制约藜麦生产的关键因素,筛选抗倒藜麦种质,对比抗倒和易倒藜麦种质在农艺性状和力学特征上的差异,探讨不同浓度的乙烯利和矮壮素对藜麦倒伏及产量的影响,对实现藜麦抗倒高产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对比了抗
学位
传统与现代的话题,对于散文而言,既是遥远的又是切近的,既是沉重的又是轻松的。诗文为正宗的古典文学文体谱系,四体并包的现代文学体裁格局,从传统与现代两个维度,赋予散文一边要承袭和发扬传统、一边又要追逐和表征现代的双重职能和悖反品质。作为中国当代文坛上稀见的散文创作实践和散文观念探索方面的前卫潮流,"新散文"兴起二十余年来的曲折历程,鲜明地体现了散文文体的这种宿命般的精神特性和演变轨迹:从传统的现实与
期刊
藜麦作为一种新兴粮食作物,营养丰富,既能食用也能入药。近年来,对藜麦的研究主要在引种栽培方面,缺少快速分辨适合藜麦种植的评价方式,本研究以30份藜麦种质资源为材料,探讨穗色能否作为评价其产量和品质的有效方法。对其生育周期,农艺性状,光合特性,产量、品质以及穗色进行分析测定,并初步筛选出适合种植的藜麦种质资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30份藜麦种质资源均能正常成熟且收获,生育周期为87~106d,8份早熟
学位
目的 探讨伴有意识障碍的脑梗死患者的相关影响因素及预后情况。方法 选取2022年1—12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收治的伴有意识障碍的急性脑梗死患者54例为研究对象,总结分析其病因、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经住院治疗后,40例患者出院,14例患者死亡,出院时脑卒中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好转有11例,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好转有30例,意识好转有32例,意识无变化8
期刊
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村庄景观环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保护乡村自然资源、提升乡村生态环境质量、发挥村庄乡土特色、打造生态宜居的村庄人居环境成为居民的美好愿景。然而,在村庄景观的建设过程中,多数村庄缺乏生态理念的应用,例如村庄废弃材料的回收利用不足,道路及广场铺装透水性材料的应用不广泛,村庄节能环保设施的建设有所缺乏,村庄整体绿化量较低,景观改造过程中原有地形利用不充分等,这些问题使得村庄的
学位
薄皮甜瓜羊角脆酥脆爽口,在我国华北地区有较大的生产规模,但因其果皮薄不耐贮运,商品果采后品质劣变、衰老速度加快,常温下仅有3~4天的货架期。1-MCP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绿色、无残留的保鲜剂,在多种果蔬的采后贮藏保鲜上均有较好的效果,然而目前缺乏对1-MCP在羊角脆甜瓜采后保鲜的系统性研究和评价。因此,本研究以主栽品种‘博洋61’为试材,研究了 0(CK)、0.7、1.0、1.3μL·L-1的1-M
学位
河北省冬小麦高产稳产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为明确水氮管理对超高产冬小麦产量及生理机制的影响,探究超高产冬小麦生产最佳水氮管理措施,为河北省超高产小麦生产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于2020-2022年,设置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氮素水平处理,分别为180 kg·hm-2(低氮,N1)、240kg·hm-2(中氮,N2)、300 kg.hm-2(高氮,N3),按照基追比5:5的方式施入;副区为
学位
藜麦是一种营养功效全面的假谷类作物,适宜生长在气候冷凉的高海拔地区。藜麦具有极强的逆境生存能力,种质资源类型多样。近年来我国一直在进行藜麦种质资源的搜集工作,并依据已有的种质资源开展遗传多样性分析。分子标记是遗传多样性分析和辅助选择育种的关键,本研究利用捕获测序技术获得的SNP位点对251份藜麦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通过关联分析获得与藜麦千粒重、主穗长、分枝数和株高显著相关的SNP,选取稳定
学位
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可以同大多数陆地生态系统中的植物形成共生关系,促进植物对土壤中水分和矿质营养的吸收,改善植物体内营养状况,促进植物的生长,是公认的“生物肥料”。由于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层疏松浅薄、土壤理化性质差、养分流失严重,导致植被生长缓慢,植被分布呈斑秃状。本研究选取退化荒滩地生态恢复建群常用的3种草种,即紫花苜蓿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