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性再生粗骨料混凝土耐久性试验研究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cyst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使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更高性能化,为了研究不同改性方法对改性再生粗骨料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程度和原因,本文首先制定了一套基于荷载与腐蚀冻融环境耦合作用下的加载试验机制,通过考虑内掺法掺加粉煤灰、纳米SiO2溶液浸泡再生粗骨料、聚乙烯醇溶液浸泡再生粗骨料、复掺硅灰和粉煤灰四种改性方案,进行了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相关宏观和细观试验研究,主要工作结论如下:(1)宏观试验结果表明使用内掺法掺加10%Ⅰ级粉煤灰对改性再生粗骨料混凝土耐久性效果最佳;但是使用内掺法掺加30%Ⅰ级粉煤灰对改性再生粗骨料混凝土耐久性效果极差,甚至比未强化处理的再生混凝土耐久性性能更差。(2)基于对改性再生粗骨料耐久性原因分析,本文通过细观试验模拟再生混凝土中再生粗骨料与新砂浆之间的界面性能,得出结论说明再生粗骨料与砂浆的交界处是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薄弱点,耐久性改变的根本原因在于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界面性能的变化。(3)在细观试验中,使用上述四种改性方案对细观模型试件进行改性,得出每种方案下的再生粗骨料与新砂浆之间的界面粘结强度,得到使用内掺法掺加10%Ⅰ级粉煤灰改性的细观模型试件的界面粘结强度最大,对再生混凝土的界面性能提升最大。(4)使用内掺法掺加10%Ⅰ级粉煤灰改性的原因在于使用Ⅰ级粉煤灰替代少量水泥能够填充砂浆基质中的孔隙,加大骨料与砂浆基质的粘结面积,提高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界面粘结性能。粉煤灰内主要氧化物能和水化初期产物Ca(OH)2发生反应,生成强度更高致密性更好的新物质,填充微小孔隙,形成更紧密的界面结构,改善再生粗骨料混凝土耐久性。
其他文献
在目前的建筑施工中,钢结构被广泛性的使用,主要是因为其具有抗震性较强,综合性程度高和施工周期短的显著特点。就现阶段的建筑工程具体分析来看,在地价上升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在大工程建设和规模不断壮大的背景下,我国对于工程事业的投入也越来越多,长期性的工程建设如果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难免会造成一定的风险,其中工程风险主要有工期风险、投资风险和质量风险。本文通过大量文献论述,认为在工程施工中对于进度的控制尤其是工期风险的评判对于工程整体质量的提升和达到预期的经济效益是很重要的。根据工期风险发生的不确定性,选用了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其进行评价,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风险因素模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超宽带(Ultra-Wideband,UWB)通信技术以其较强抗干扰性、较快传输速率、超宽带宽、较高多径分辨率和较低电能消耗等,与其他无线通信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明显
测量车辆燃油消耗量的主要仪器选用车用油耗测量仪,其精度直接影响着汽车中重要的真实油耗指标。现有的车用油耗测量仪校准方法主要分为质量法和容量法手动进行校准,校准过程不仅复杂,还有读数带来的误差、环境的影响及时间过长等因素,使得校准结果数据的不确定度较大。针对以上车用油耗测量仪校准装置的缺陷,根据天平质量法和标准玻璃量器容量法原理,研制双用型车用油耗测量仪校准装置,实现校准自动化、快速化及程序化,从硬
柴油机连杆小端滑动轴承是用来保护连杆小端与活塞销的重要轴承,工作环境极其恶劣,其磨损程度对柴油机的使用寿命造成严重影响,所以研究滑动轴承材料本身的摩擦磨损特性就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