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工程改造米曲霉高产曲酸及发酵工艺研究

来源 :天津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zhangx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曲酸具有抗菌性、抗氧化性以及抑制酪氨酸酶活性,在酿造、化妆品和医药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天然曲酸是来源于曲霉属利用糖类发酵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米曲霉因其曲酸产量较高且不产生毒素被当成发酵曲酸最主要微生物。在以往研究中表明,压力响应因子msn2、曲酸合成基因簇中koj R以及全局调控转录因子laeA都与曲酸合成有一定影响。本实验以米曲霉3.042作为出发菌株,以pyrG营养缺陷作为筛选标记,构建msn2敲除质粒pk1,通过农杆菌AGL1介导转化获得米曲霉pyrG缺陷g-1菌株,在此基础上敲除msn2且回补pyrG基因,获得g-5菌株。与出发菌株米曲霉3.042相比,g-5菌株生长受到抑制且孢子生成量显著降低60%,在含10%及以上葡萄糖环境中不产孢,但可耐受30 mmol/L H2O2。g-5菌株摇瓶发酵曲酸产量达到21.55 g/L,较米曲霉3.042的11.86 g/L,提升了81%。经q RT-PCR分析,与米曲霉3.042相比,g-5菌株的msn2基因不表达;在发酵6d时米曲霉调节曲酸合成相关基因koj R和laeA基因表达量上调;g-5菌株菌丝生长及产孢相关基因brl A与tps1表达量大幅下调,相反age B基因表达量大幅上调。本实验构建过表达koj R质粒pk7,并转化米曲霉pyrG缺陷g-1菌株,筛选获得一株过表达koj R菌株同时回补pyrG缺陷的转化子58号。曲酸摇瓶发酵测得58菌株曲酸产量26.9 g/L,较3.042提升了127%。q RT-PCR结果显示,58号菌株koj R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在3 d、6 d时大幅上调。相关曲酸基因簇koj A和koj T表达量也在3 d时明显增加,msn2和laeA相较于3.042也是有所提升。对58号菌株进行ARTP等离子诱变,将诱变后的菌株进行摇瓶发酵,获得一株的A-1菌株曲酸产量达到31 g/L,较58号的26.9 g/L,提升了15%。将laeA过表达质粒pk8转入农杆菌AGL1侵染米曲霉A-1号,最终获得一株尿苷/尿嘧啶营养缺陷型过表达laeA的转化子5号,摇瓶发酵结果29.42 g/L,较过表达koj R菌株58号26.9g/L提高9%,较3.042的11.86 g/L提高了148%。耐受H2O2和高糖能力明显降低,q RT-PCR结果显示laeA与koj R表达量显著高于出发菌株3.042,且两具有表达趋势一致,并且过表达laeA导致发酵发酵前期koj A增加表达量上调,在后期有助于koj T表达量的增加。同时探究了所有菌株中在HMP途径中GOD(葡萄糖脱氢酶)及Cat B(过氧化氢酶)基因的表达量,结果表明过表达koj R在6 d增幅最为明显,说明GOD在发酵后期仍然高表达,促进葡萄糖转化生成曲酸并且Cat B的表达而msn2抑制。而过表达laeA只在发酵前期对GOD对发挥促进转化作用,在整个发酵阶段对Cat B有微量的正向调控。通过单因素试验法确定A-1菌株曲酸发酵培养基的最优碳、氮源分别为麦芽糖和豆粕,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优化培养基成分,优化后的培养基为:麦芽糖12%、豆粕0.4%、KH2PO40.1%、Mg SO40.15%、Na2Mo O40.05%。通过单因素实验法确定种子液发酵条件为:种龄33 h、接种量3.3×10~5个/m L。通过验证实验测得曲酸产量为38.2 g/L。
其他文献
γ-聚谷氨酸(γ-polyglutamic acid,γ-PGA)因具有无毒、高保水性和生物可降解性等诸多特性被广泛应用到农业、食品、化妆品和医学等领域。目前γ-PGA生产主要受限于生产成本和γ-PGA产率,糖蜜是制糖工业的副产品,糖分含量高,具有微生物所需的氨基酸、微量元素等,相比于葡萄糖和蔗糖,有巨大成本优势。本论文使用甘蔗糖蜜作为碳源发酵γ-PGA,通过菌株筛选、单因素及响应面优化实验考察了
学位
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是自然界常见的曲霉之一,它拥有高效的蛋白表达系统,因此常常被用作是蛋白生产宿主,在黑曲霉蛋白表达过程中,蛋白质量控制机制是保证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重要机制,主要包括胞质蛋白质量控制和线粒体蛋白质量控制。胞质蛋白质量控制主要包括内质网蛋白降解和蛋白酶体降解。其中至少80%的蛋白质被蛋白酶体降解,常常造成功能蛋白质的损失。蛋白酶体是一种大型多亚基蛋白质复合体,
学位
学位
<正>“社区建设是国家建设的基础”,参与社区建设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义务。普通居民参与社区建设一个最直接的方式是参加业主自治组织。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在近年来发挥了相应的作用,业主委员会联合会是业主自治的团体,是业主自治组织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要产物。
期刊
“华虫”为十二章纹之一,饰于帝王最高等级之服饰。作者从博物学视角,探究了“华虫”在明代皇帝玄衣、衮服上的使用情况与造型变化。同时对“华虫”原型进行考释,追溯了其原型为环颈雉、而后变为白腹锦鸡、最后定型为红腹锦鸡的过程,并对“华虫”象征涵义的演变进行梳理。
期刊
秸秆堆肥化处理作为秸秆资源化利用的一种方式,能够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秸秆转化为有机肥,施用于农田可以提升土壤肥力和改良土壤结构。但是秸秆作为典型的纤维素类物质,降解比较困难,易导致堆肥发酵周期长且堆肥产品质量不好等问题。因此本研究筛选了高效纤维素降解菌并构建复合菌剂,将菌剂加入堆肥中进行发酵,并对堆肥过程中理化性质的变化以及细菌群落多样性进行分析,研究堆肥过程中腐殖质的变化规律,揭示外源纤维素降解菌
学位
顶戴羽翎是清代最具特色的官员服饰制度之一,其中“三眼花翎”乃至高荣誉。本文梳理顶戴羽翎授予对象与规则,发现获赐“三眼花翎”者大多侍卫出身或曾长期在侍卫系统任职。所谓“空花翎”“空蓝翎”与“花翎侍卫”目前学界尚无专文探讨,但查考史料,“空花翎”与“空蓝翎”皆属“空衔顶翎”,或产生于乾隆中期征战金川之时,后加以沿袭。二者既是一种虚职顶戴,亦是一种不占实缺的职官名。“花翎侍卫”在方志中甚为常见,《缙绅录
期刊
L-谷氨酰胺是L-谷氨酸的γ羧基酰胺化的一种中性氨基酸,是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20种基本氨基酸之一。L-谷氨酰胺在维持人体机能和生命活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其在人体内含量非常高,占人体游离氨基酸的61%。近年来,随着对L-谷氨酰胺的深入研究,L-谷氨酰胺被广泛应用于医药,保健食品,饲料等领域。目前,L-谷氨酰胺发酵的主要问题包括:发酵副产物谷氨酸含量偏高,谷氨酰胺产量低,关键酶谷氨酰胺合成酶的活性弱,
学位
<正> 清朝,皇帝以下的文武百官,均以九个等级来划分,即有"九品"。官员的服饰依品级不同有严格的规定。人们只要见到官员所穿的官服,就能辨别出他是文官还是武官,而且还能知道他是属于哪一品的官职。武官的服饰则以兽为图案。一品有麒麟,二品现狮子,三品出豹,
期刊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