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_2在MOFs(Al)上的选择性吸附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te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世界人口的大幅度增加,全球能源的短缺成为一项重大问题。化石燃料作为最主要的能源来源,其燃烧释放出大量的温室气体,如CO2,并最终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即温室效应。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etal-organic Frameworks, MOFs)则凭借其优良的特性,如较大的比表面积、化学可修饰、较高的空隙率等,而在气体的吸附分离领域广受关注。本硕士学位论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1.参考文献合成NH2-MIL-101(A1),利用体积法测定了298K、310K和323K三个不同温度下CO2、
其他文献
含亚胺类配体的后过渡金属催化剂在近几年的聚烯烃催化剂研究中,受到较多的关注,其取代基结构较为多样,且不同的取代基与金属中心作用可得到不同的电子特性和空间位阻,为催化剂带来特殊的性能,催化剂的单中心、高催化活性等特性使得对产物的分子量、支化度、分子结构进行设计成为可能,在乙烯均聚和乙烯与极性单体共聚方面也有很高的活性和耐受性,可以得到更为新型的聚合物产品。本课题研究了以3,5-二叔丁基邻苯醌为基础结
学位
本文以腰果酚、环氧氯丙烷、氢氧化钠、甲苯、二甲胺、3-氯-2-羟基丙磺酸钠等为主要原料,经过醚化生成腰果酚缩水甘油醚、叔胺化合成了腰果酚叔胺、最后通过季铵化合成了一种新型甜菜碱型两性表面活性剂,其中腰果酚缩水甘油醚的产率为86%,环氧值为0.201,腰果酚叔胺的产率为78%。最终产物腰果酚两性表面活性剂有效物浓度为0.05%时即可达到10-4的超低油水界面张力,测量温度为85℃,矿化度为32868
学位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聚乙烯材料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国内聚乙烯工业的发展在稳步提升,但跟世界发达国家的技术水平还有一定差距,因此我们要致力于研发与聚乙烯相关的方方面面。聚乙烯催化剂是聚乙烯材料合成过程中的决定因素之一,近些年来逐渐发展起来的后过渡金属催化剂以其独特的优点引起了人们的研究兴趣,尤其是具有共轭结构的α-二亚胺型后过渡金属催化剂表现出单活性中心,高催化活性和在分子层面上对聚合产
学位
本文分别以有机溶剂A和超临界CO2作为溶胀剂,以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将马来酸酐(MAH)、丙烯酸(AA)接枝到PP大分子链上,考察了引发剂用量、单体用量、溶胀温度、溶胀时间、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接枝率和接枝效率的影响,研究了两步法制备极性聚丙烯的最佳工艺条件。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等分析手段,对接枝产物进行了表征,以接枝聚丙烯为相容剂,制备了PP/P
学位
Bi2WO6作为一种新型光催化剂,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可以有效的利用太阳光。以硝酸铋(Bi(NO3)3·5H2O)和钨酸钠(Na2WO4·2H2O)作为起始反应物,用CTAB、SDS、PVP作为表面修饰剂用水热法来合成分级结构的纳米钨酸铋。利用XRD、SEM、TEM、BET、UV-Vis等表征手段对Bi2WO6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重点研究了水热时间、前驱液pH值、不同模板剂等因素对产物Bi2W
学位
功能多样性的复合材料是当代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具备良好的光、电等特性的导电高分子和纳米材料在制备多功能复合材料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本研究以导电高分子为连续相,纳米材料为填料制备具有红外-激光兼容隐身复合材料。以α-萘胺(a-NPA),十二烷基苯磺酸(DBSA),过硫酸铵(APS)为主要原料,采用乳液聚合制备导电聚α-萘胺[P(a-NPA)]。采用红外光谱仪、紫外光谱仪,电阻测量仪,红外发射率仪等对
学位
二氧化碳排放量在世界范围内分布极不均匀,中国CO2排放量已经超越了美国,成为CO2排放量最高的国家。依照国家经济工作会议传达的精神,全国把节能减排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考察指标。钢铁工业是国内能源消耗量大、温室气体排放量高的行业,在节能减排中,承担着重大的任务。本工作以高炉煤气为背景,合成一系列功能化离子液体,开展对CO2捕捉的相关基础实验研究,以达到提高高炉煤气的热值,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降低C
学位
在过去十年间,芳香杂环化合物和α,β-不饱和醛、酮的不对称傅克烷基化反应吸引了众多化学家的注意。这类反应生成的光学纯度的芳香杂环烷基化产物有着极佳的生物活性和良好的药用价值。以吡咯和查尔酮类化合物作为底物的此类反应却几乎没有人报道。我们在本文中报道了用手性双核锌催化吡咯和查尔酮类化合物高对映选择性地生成2-位取代吡咯的反应。现将主要研究内容概括如下:1)合成了一系列手性氨基醇配体,分别将它们用于吡
学位
随着工业的飞速发展,水体污染的问题越来越严重,时刻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如何有效地解决水污染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目前,’解决水体污染的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法、生物法、化学法以及光催化技术等。本文主要是将物理法与光催化技术相结合,以介孔Si02强的吸附性能与Ti02良好的光催化性能为基础,通过吸附与光催化作用除去水中的污染物。同时我们还制备了紫外光、可见光感应的光催化剂,探究其光催化降解有机染料的能力也
学位
磁性复合微粒不仅具有原料的特性,还能弥补原料的缺陷,使其优良的特性优于原材料并能满足现实需求。近年来,磁性复合微粒因其独特的综合性能在电磁屏蔽、传感技术、磁分离、药物引导和雷达吸波材料等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备受关注。膨胀石墨(EG)和碳纳米管(MWNTS)不仅具有稳定的化学性质、特殊的孔隙结构,而且吸附性能强、比表面积大,是一种理想的吸附材料,尤其对有机污染物具有良好的吸附效果,但其缺点是质轻、易漂移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