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喹啉是煤化工废水二级出水中的一种典型的难降解有机物之一,它广泛地存在于地表水和土壤中。传统的物理吸附法和生物降解法面临成本高、处理周期长等问题,难以投入实际应用。因此,寻求一种稳定高效的喹啉深度处理方法迫在眉睫。光电催化(PEC)氧化技术是高级氧化技术的一个分支,通过光催化过程与电化学过程相结合,产生强氧化性的·OH对污染物进行无选择性的高效氧化。本论文以光电催化氧化技术为基础,研制了基于钛网铜网
【基金项目】
:
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课题“石墨相氮化碳基电催化还原电极及其催化机理研究(2019DX08)”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喹啉是煤化工废水二级出水中的一种典型的难降解有机物之一,它广泛地存在于地表水和土壤中。传统的物理吸附法和生物降解法面临成本高、处理周期长等问题,难以投入实际应用。因此,寻求一种稳定高效的喹啉深度处理方法迫在眉睫。光电催化(PEC)氧化技术是高级氧化技术的一个分支,通过光催化过程与电化学过程相结合,产生强氧化性的·OH对污染物进行无选择性的高效氧化。本论文以光电催化氧化技术为基础,研制了基于钛网铜网的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依据Z-Scheme半导体异质结原理设计了3D堆叠式光电催化反应器,考察了光电催化反应体系降解喹啉的效能,探究了影响降解反应的因素,为之后对体系的放大和实际煤化工废水深度处理奠定基础。采用阳极氧化法、光还原沉积法制备Ag-TiO2/Ti光电阳极,湿式化学氧化法、水热法制备Cu2O/g-C3N4光电阴极。从表面形貌、晶型结构、化学键组成和光电化学性能等多方面对催化剂进行表征。依据Z-Scheme复合半导体异质结原理和基于传统负载型光电催化反应器结构,并结合网状催化剂结构,搭建了3D堆叠式光电催化反应器,成功实现了阳极阴极同步进行光催化氧化与光催化还原,有效解决了传统光催化反应器光利用率较低、粉末催化剂分离回收困难的问题,给反应器实际应用提供了可能。为确定光电催化体系最佳运行参数,研究了污染物降解过程中堆叠层数、外加偏压和阴极材料等运行条件对体系污染物降解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搭建的3D堆叠式网状光电催化系统中,外加偏压1.5 V,7层金属催化剂网的光电催化性能最佳,反应速率常数为0.00871 min-1,对比结果显示Cu2O/g-C3N4为阴极材料中效果最优异电极。将3D堆叠式光电催化反应系统应用于目标污染物喹啉的降解中,实验结果表明3D堆叠式光电催化反应系统具有高效降解喹啉的能力。在90 min降解周期内,喹啉降解率达77.6%,TOC去除率达71.5%,反应速率常数为0.01656 min-1。Cu2O/g-C3N4阴极在曝气加入后90 min内基本将50 mg·L-1喹啉降解完全,速率常数由0.01681 min-1提升至0.04412 min-1,TOC去除率提升至81.5%。而初始浓度的增加提高了溶液传质阻力,导致了反应速率与降解率的下降。通过Langmuir-Hinshelwood模型对光电催化降解喹啉过程进行反应动力学拟合,拟一级反应动力学拟合程度最好,反应速率常数为0.01656 min-1。从紫外-可见全波长扫描和液相色谱推测出喹啉降解过程中的有更高极性的中间产物生成。
其他文献
钛及其合金具有强度高、比重小和耐腐蚀性好等优点,而不锈钢生产加工成本低,年产量高,具有良好的热电性能和机械性能。钛/钢异种金属接头同时具备钛和钢的优点,两者结合成异种金属结构可以充分发挥两种金属在性能和经济上的优势。在纯Ar保护气下对TC4与304L进行连接焊缝背面成形不良,接头强度不高。结合活性焊接中具有熔深增加,焊缝成形及力学性能良好的优点,在焊接过程中引入活性气体CO2辅助,通过改变焊接热输
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人类社会对于能源的需求日益增长,在陆地资源无法满足需求的现在,人们已经展开了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在海上油气田的开发工作中,海洋立管是至关重要的构件。碳纤维复合材料立管在自重和抗腐蚀性能方面相比传统金属立管有着巨大优势,因此也成为海上油气开发中的新选择。但复合材料自身的特性决定了纯复合材料构件难以进行直接连接。因此,对复合材料立管接头性能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对复合材料海洋立管的设计
不锈钢/铜异种金属结构由于兼具不锈钢优异的耐蚀性能、良好的机械性能和铜的高导热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制冷换热等关键设备结构件中。TIG焊接为工业中不锈钢和铜异种金属构件的主要连接方法之一,由于不锈钢和铜之间的物理性能尤其在热物理性能方面差异较大,导致两者焊接难度大,焊后接头易形成渗铜、热裂纹等组织缺陷,影响铜不锈钢异种接头结构的稳定安全应用。为提高铜/不锈钢异种结构力学性能,减弱甚至消除接头渗铜、热裂
异种轻质材料连接作为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已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汽车等领域。碳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CFRTP)因其具有高比强度和比模量、耐冲击、加工成型好等优势,已成为实现轻量化的重要材料。受成本限制,应用单一的CFRTP结构尚难以实现。因此,实现轻质金属与CFRTP的连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相对于钛合金、高强钢等轻量化材料,铝合金具有比重小、导热性好、成本低等突出优势。铝合
TC4钛合金具有比强度与比刚度高、耐热、强韧、可焊接、耐腐蚀和抗疲劳等突出优点,已成为目前世界上应用范围最广的一种钛合金,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舶汽车等工程领域。针对当前对于扩散连接接头塑性变形行为鲜有研究的情况,本课题将围绕TC4钛合金在扩散连接过程出现的接头塑性变形行为进行研究,设计不同特点的接头流道结构,研究焊接工艺参数对不同流道接头宏观塑性变形的影响;分析接头微观组织及显微织构,通过有限
左旋多巴(L-DOPA)作为多巴胺(DA)的前体药物,被广泛应用于帕金森病的治疗。然而多巴的生物利用度极低(1-3%),若病人长期大量服食会导致一系列毒副作用。一种有希望的策略是用合适的官能团化学修饰L-DOPA以产生相对稳定的前体药物,其在消化或代谢后在体内以受控的速度缓慢释放L-DOPA。采用20种常见的氨基酸与多巴形成含2-3个氨基酸的寡肽,并且利用小肠壁上的特殊寡肽通道,可以使含多巴的寡肽
Al2O3陶瓷与钛合金的连接结构件在可植入医疗器械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Al2O3陶瓷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耐腐蚀性、生物相容性及化学稳定性,是一种性能优异的生物陶瓷材料;现阶段国内可植入器件所采用的钛合金以纯钛和TC4为主,而纯钛植入体内后使用周期短、TC4中的钒元素具有一定的生物毒性。因此,本课题选用Al2O3陶瓷与不含毒性元素的新型医用钛合金Ti-13Nb-13Zr进行扩散焊研究,探究了接头的
铝锂合金作为最轻的铝合金,不仅具备常规铝合金轻质高强的特点,而且耐腐蚀、抗疲劳性能优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铝锂合金广泛需求对其连接技术提出了新的技术要求。搅拌摩擦焊作为一种固相连接技术,可以解决熔、钎焊存在的元素烧损、气孔、热裂纹、难以找到匹配的钎剂等问题,然而沿厚度方向仍然存在热梯度与减薄现象,造成接头力学性能下降。静轴肩搅拌摩擦焊采用不旋转的外部轴肩,热输入减小的同时沿厚度方向比较均匀
变厚齿轮行星传动系统作为一种特殊的机构应用于航天领域齿轮传动系统,可以实现对运动或动力的分解,具有调速性能好、运行平稳等优点。但其存在内、外啮合,结构复杂,内部激励和外部激励相互耦合。为了确保其在微重力环境下具有更稳定的运转工况以及延长其在轨道的使用寿命,有必要对微重力环境的润滑特性进行进一步的探讨。本文主要是以二硫化钼作为固体润滑材料,以Hertz接触理论为基础,首先对其进行涂层厚度的结合强度分
铝合金因其导热性好、抗腐蚀等优势而被广泛应用于发动机散热及核电散热技术等领域。5454铝合金作为空气导流板用的主要铝合金之一,其焊接强度和精度对三代核电AP1000非能动安全壳冷却系统刚度及被动安全性能极为重要。因此,本文采用电弧焊接方法对5454铝合金焊接过程中电弧形态、能量分布、气孔缺陷、微观组织特征及接头力学性能进行研究,通过工艺参数优化来获得可靠的焊接接头,为核电站安全运行提供技术保障。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