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场所监控图像采集利用中的隐私权保护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nbuxiaxin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公安机关等单位设置的公共场所图像监控系统为对象,就公共场所监控图像采集利用中的公民个人隐私权保护问题进行了研究。出于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在公共场所设置图像监控系统,对公共场所内个人的活动进行摄录,具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但其不当设置和使用,将会对个人隐私权造成严重侵犯。为此,有必要加强对公共场所监控图像采集利用中个人隐私权的法律保护。公共场所监控图像采集利用和隐私权保护之间,较难划定统一、明确的边界,必须实证分析图像监控系统安装的部位和场所,严格规范和控制图像监控信息的使用和获取方式,加强对图像监控系统使用的监管,才能切实解决公民隐私权的保护问题。针对我国公共场所监控图像采集利用中隐私权法律保护的不足,一方面要对公共场所监控图像采集利用进行统一立法规制,依照目的正当原则、比例原则和透明化原则,详细规定公共场所图像监控系统的安装主体和监管部门、安装范围和部位、日常管理要求以及监控资料的信息公开等问题。另一方面,要从宪法、民法等多个角度,确立隐私权在我国的法律地位,形成隐私权保护法律体系。
其他文献
自古诗乐同源,且诗在很长一段时间依附于乐,故学人有诗论脱胎于乐论之说。但在经过先秦乐坏礼崩、两汉《诗》乐分离、魏晋雅乐式微等阶段之后,至齐梁时期诗乐分离已成定局。
随着发光效率的提高,大功率发光二极管LED(light-emitting diode)在通用照明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多。对于大功率LED的正常使用和使用寿命来说,热量管理是关键问题。本文应用数值
在我国城镇化率已达到60%的背景下,城市更新已成为各大城市重要发展方式,成都整体也进入增存并举的发展阶段,开发强度已达70%的中优地区更是亟待更新。本文借鉴国内城市更新
21世纪是网络时代,随着网络通讯技术、数字技术的发展,一系列新颖、互动性强、各具特色、种类繁多的网络自制节目横空出世,占据了视听市场极大的份额,取得了巨大的关注度和不
当前,我国农业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党中央确定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战略方针。伴随着党和国家支农惠农政策的出台与实施,我国还出台
第一部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及其受体在慢性斑块型银屑病皮损中表达的研究背景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由多基因遗传决定的、多环境因素刺激诱导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以表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