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至14世纪中叶英国林地共有权研究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derfvbgtyhnm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林地共有权作为中世纪英国乡村古老而重要的惯例权利,长期以来赋予了农民共同使用林地的权利。但是,这一惯例权利的存在却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权利。这一矛盾为农民与领主的权利之争埋下了伏笔。随着英国封建制度的逐步确立,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地关系的日益紧张,领主开发林地的需求也日益强烈。因此,自13世纪起,农民的林地共有权不断受到来自领主的威胁,从而引发了林地共有权的纷争。农民采取法律或暴力手段抵抗领主不同形式的侵害,其实质是农民传统的惯例权利与封建领主特权之间的一种博弈。值得注意的是,在一部分农民抵抗侵蚀的同时,另一部分农民已经走向了他们的对立面——进行垦殖与圈围林地。两者的对立表面上缘于对土地使用的不同方式,实质上暗含了个人权利欲冲破集体权利的抗争,显现出林地共有权纷争背后的土地产权明晰化趋势。全文共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是在总结国内外研究状况的基础上,阐明本文的研究意义及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论文的主体部分,共由三章组成。第一章主要介绍林地共有权的内涵,从林地共有权的内容、起源、依据和作用四个方面解释林地共有权的基本概念,为全文的论述奠定基础。同时,通过阐明林地共有权的重要作用,加深对农民维护惯例权利所作抗争的理解。第二章论述林地共有权纷争产生的背景及其表现。由于人口增长、城市和工商业发展以及猎园兴建,封建领主开始不断地侵蚀农民的林地共有权,这激起了农民的强烈反抗。第三章重点分析林地共有权纷争的实质及其所反映的历史趋势。首先阐明农民与领主林地共有权纷争的实质,即这是农民为维护传统惯例权利与领主展开的博弈。进而通过分析垦殖者的身份,揭示农民内部的分化趋向;从而揭示出此时的林地共有权之争已具有土地产权明晰化的趋势。第三部分为结语,对全文进行适当总结并提出研究不足和学术展望。通过对13至14世纪中叶英国林地共有权之争的论述,可以看出即使在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期,身为社会底层的农民仍然可以借助传统的惯例权利来维护自身的利益,从而为农民自身权利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程度的保障。到了中世纪晚期,随着领主权力的衰微以及富裕农民的出现,这种林地共有权之争则体现出集体权利与个人权利之间的博弈。无论是农民与领主之间、还是农民阶级内部所发生的共有权之争都是社会的一面镜子,从中折射出了英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权利意识、法律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其他文献
九一八事变后,由于英国在东北的利益甚少,而且英国最初希望与日本在远东合作,所以对日本的侵华行为不加干涉。但随着日本在华北侵略的加深,以及不断违背《九国公约》的规定,英国在华北的利益受到严重的损害,英日矛盾开始激化。1934年下半年到1935年,中国发生了一场严重的金融危机,这次危机的爆发缘于日本自1931年以来对中国的侵略使中国经济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在中国拥有最大权益的英国,对这种形势十分担忧。尤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不仅可以用于交流,而且能够表达人们的愿望、意志和情感。翻译是人类语言交流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上任何语言都有表达人类各种情感的词语,分为褒义词和贬义词两类。这些词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合理地运用这些词能准确有效的表达思想感情、立场观点,甚至可以使观点更加生动形象、爱憎分明。这些词可以在写作过程中发挥很大的作用。本文运用维吾尔语版本的《水浒传》进行褒贬义词语的翻译研究,
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靶向中枢神经系统(CNS),破坏血脑屏障,造成神经元坏死和功能紊乱,并引发CNS过度炎症反应。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可降解细胞外
核能作为目前发电的主力之一,其安全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2011年福岛核电站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作为核燃料组件之一的锆合金包壳管在冷却剂缺乏状态下,与高温水蒸汽
发型是3D虚拟角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电子游戏、虚拟现实、计算机动画等领域,逼真的人体发型对于创建真实的3D虚拟角色都是至关重要的。逼真的发型建模是计算机图形学领域的重点和难点。复杂的物理性质、数量庞大的发丝数量、种类繁多的发型样式使得进行逼真的发型建模变得极为困难。本文研究和实现了基于头发生成区域的发型建模和交互式参数化发型设计的相关算法。为了能够对各式各样的发型进行建模,提出了基于头发生成区
本文以内蒙古特色生物质资源-沙柳(Salix Psammophila)作为主原料,通过催化液化技术将沙柳木粉转化为液化产物,并分析其流变性能;利用沙柳液化物与异氰酸酯、交联剂、发泡剂
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对于能源的需求也在无止境的增加。而传统化石能源却逐渐消耗殆尽,这时,天然气水合物作为一种能量含量巨大,且广泛存在于海底和永久冻土层的新型能源进入
丹东曾作为辽东地区明星工业城市,被誉为北方轻工业城,但在90年代后逐渐衰落。对于丹东的工业发展与衰落,《丹东日报》在1962-1996年间进行了详尽的报道,内容涉及工业政策、产业结构变化、企业经营状况、劳动与管理者等。本文研究以丹东工业的历史发展为线索,通过工业发展史与工业报道之间的相互对应关系,探讨了北方媒介对于地方工业发展的影响。本文的第一部分:通过划分丹东报刊工业报道的三个阶段,即早期的工业
19世纪中叶的英国农业曾十分繁荣,处于农产品价格高、农业投资高、农业生产效率高的“高效农业”的时代。但70年代以后,英国农业遭到了重创,陷入了长期的萧条之中,被称为“农业大萧条”。此次英国农业大萧条的出现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其对英国所造成的影响也十分广泛和深远。本文旨在通过解读相关文献,对此次英国农业大萧条发生的背景、原因、表现及其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试图更全面地认识此次英国农业大萧条及其与英国的相
当前城市黑臭河道污染百姓的生活环境,影响着人们身体健康,所以让黑臭水体得到有效的综合治理已经迫在眉睫。目前常用的污染水体修复技术主要包括物理、生物和化学修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