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儿童家庭环境、儿童个性、应对方式与心理弹性关系的模型构建

来源 :广东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2437750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构建慢性病儿童家庭环境、儿童个性、应对方式与心理弹性的关系模型,为慢性病儿童心理弹性的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方法,选取2010年9月~2012年1月在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门诊和病房就诊的8~14岁慢性病儿童215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对研究对象及其父母进行家庭环境、儿童个性、应对方式及心理弹性衡量指标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的测量;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构建慢性病儿童家庭环境、儿童个性、应对方式与心理弹性的关系模型。  [结果]  构建了由家庭环境→儿童个性(β=0.646)、儿童个性→心理状态(β=-0.717)、家庭环境→应对方式(β=0.536)、应对方式→心理状态(β=0.324)、家庭环境→生活质量(β=0.144)、心理状态→生活质量(β=-0.735)6条作用路径组成的慢性病儿童家庭环境、儿童个性、应对方式与心理弹性的关系模型,各路径系数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拟合指标:x2/dy为2.553,GFI为0.861,AGFI为0.812,RMSEA为0.085,IFI为0.890,TLI为0.866,CFI为0.889。家庭环境对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的总效应系数分别是-0.289、0.357,儿童个性对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的总效应系数分别是-0.717、0.527,应对方式对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的总效应系数分别是0.324、-0.328。  [结论]  构建的模型拟合度较好。家庭环境、儿童个性、应对方式对心理弹性有直接影响;家庭环境通过影响儿童个性、应对方式对心理弹性有间接影响。儿童个性对心理弹性的影响作用最大。
其他文献
经肛途径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ransanal 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aTME)治疗中低位直肠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由于手术路径有别于传统的全直肠系膜切除(total mesorectal ex
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是指妊娠20周以后出现新发的高血压,且伴有蛋白尿或其他系统损害的一种妊娠期并发症。现在的发病率已达到3-5%,严重的系统损害使其成为孕妇围产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