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观察加味二至丸对高血压病伴焦虑情绪患者干预一定疗程前后的临床疗效,比较患者服药前后焦虑及中医症候评分,睡眠质量的改善,血压、雌激素、内皮功能的变化情况,为中西医结合防治心血管疾病的提供方法和客观理论依据。方法:本项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对照方法。收集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6月至2019年3月期间门诊及住院部的中医证属阴阳两虚的高血压病伴焦虑情绪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2例。其中,对照组高血压1级患者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高血压2级患者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或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加味二至丸颗粒(淫羊藿颗粒10g、墨旱莲颗粒10g、女贞子颗粒10g)。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和治疗30天后填写中医症候积分评定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并计算积分,同时测量治疗前后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测定雌二醇(E)水平、内皮功能(ET-1、NO)、肝肾功能(ALT、AST、Cr)。所有实验数据使用SPSS22.0软件处理。结果:1.治疗前,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血压:干预30天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SBP、DBP水平下降程度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血压疗效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HAMA评分:干预30天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HAMA总分下降程度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4.PSQI评分:干预30天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PSQI总分下降程度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5.ET-1、NO:干预30天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ET-1水平下降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O水平上升程度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6.E2:干预30天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E2变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2男女性亚组内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中医症候积分疗效评定:干预30天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中医症候总积分下降程度、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8.安全性评估:干预30天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肝肾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使用常规降压药的基础上,联合加味二至丸干预能更好地降低高血压病伴焦虑情绪患者的血压水平,改善患者的焦虑及相关中医症状,提高睡眠质量,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且安全性高,无明显毒副作用,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