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PHD2(prolyl hydroxylase domain2,脯氨酸羟化酶2)又称为EGLN1(egglaying nine1),是脯氨酸羟化酶家族(PHDs)最重要的氧感受器,通过氧依赖性途径催化缺氧诱导因子(HIF)特定的脯氨酸残基发生羟化反应,介导缺氧诱导因子降解,影响转录活性,可能促进胃癌性促纤维反应。【研究目的】1、研究PHD2蛋白表达与胃癌性促纤维反应及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2、探讨PHD2核苷酸突变情况与胃癌性促纤维反应的相关性。【研究方法】1、筛选2007年-2012年间外科手术切除胃癌标本存档病例690例,根据癌性促纤维反应标准,将胃癌分成四组不同生长模式,其中胃硬癌生长模式(Case156例)、中间型偏硬癌生长模式(Control I182例)、中间型偏髓样生长模式(ControlII188例)、罕见促纤维反应的髓样生长模式(Control III164例)。2、免疫组化染色检测PHD2表达情况,分析PHD2表达与与胃癌性促纤维反应及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3、通过LDR-PCR检测690例胃癌肿瘤组织PHD2基因2个核苷酸位点的突变情况,并行基因测序方法验证。【结果】1、PHD2染色定位于胃癌细胞胞浆与胞核内,硬癌及中间型偏硬癌生长模式的胃癌细胞PHD2表达以细胞浆阳性着色为主;中间型偏髓样生长模式、髓样生长模式的胃癌细胞以胞浆阳性着色为主。2、四组不同生长模式的胃癌在发病年龄、肿瘤发生部位、组织学分型、Lauren分型、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均存在明显差异。癌性促纤维反应显著的胃硬癌其发病年龄小,多发生于远端胃,多为低分化、弥漫性生长(胃型),淋巴结转移率及TNM分期高,而髓样生长的胃癌好发于近端胃。3、免疫组化染色发现胃硬癌组织PHD2表达阳性率低,且表现为中间型偏向硬癌生长模式、中间型偏向髓样生长模式及髓样生长胃癌依次升高。提示在相似的肿瘤演进背景下,癌性促纤维反应程度越高,PHD2阳性率越低,呈负相关关系。4、PHD2表达与临床病理学特征间存在相关性。年龄组>60岁、贲门部、高分化、肠型、无淋巴结转移的胃癌PHD2表达阳性率高。HIF-1a表达阴性的胃癌,PHD2表达阳性率高。5、未检测到胃癌PHD2核苷酸位点c.471G>C(p.Q157H)、c.740C>G(p.S247W),存在突变情况。【结论】1、胃癌组织中PHD2表达水平与癌性促纤维反应程度有关,表达越低,癌性促纤维反应程度越高。2、PHD2表达变化参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演进。3、胃癌组织中PHD2基因的两个核苷酸位点c.471G>C(p.Q157H)、c.740C>G(p.S247W)未见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