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家织锦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手工艺品,距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它源于商周,经秦汉、两晋、唐宋朝代的发展,于明清时期达到兴盛。土家织锦是土家族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在整个土家族工艺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土家族少女从十二、三岁时,就由其母亲或亲戚教授织土花被面。因此,土家姑娘若不会织西兰卡普,会被视为愚笨之人。民间有“养女不织花,不如不养她”之谚语。西兰卡普成为姑娘“价值”的重要标记。它不仅是一种生活用品和民俗文化的载体,更体现了一种人文精神,是生命的徜徉,是物与人的合一。土家织锦是一种限定性很强的手工技艺。审美眼光和技巧的高低制约着织锦工艺水平。土家妇女充分掌握和利用材料、工具及工艺制作规律及特征,并发挥娴熟的技术织出的织锦具有独特美感。土家织锦的传统图案有200多种,常见的有120余种。这些图案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几何化是土家织锦图案的最主要特征。土家织锦图案按照几何化程度可分为:抽象——半具象半抽象——完全几何化图案三个程度。土家族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传统文化,土家织锦作为民俗文化的载体,体现了土家民众的信仰、观念和求吉纳祥、追求幸福的美好理想。土家织锦的图案有几何造型和强化直(斜)线作用的特点,其结构连续对称,其格式分为蓬、盘、台、朵等。土家织锦的图案“色由心生”并遵从传统色彩的用色特点。在这个全球化时代,中国传统文化正处在一个整合与冲突、交流与融合、传承与变异共存的阶段。土家织锦面临着灭绝的危险,为了保护这一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首先要了解它,认识它,对传承久远的传统技艺认真整理、发掘,才能为保护工作尽一份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