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流杆列管式反应器壳程流体流动与传热的CFD模拟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ren191128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列管式反应器(MTR)是化工装置中的重要设备,广泛应用于强放热催化工艺中。折流杆MTR相对于传统的折流板MTR具有优良的防振性能,同时还有压降低、死区面积小以及抗结垢性能好等优点。本文根据折流杆MTR的结构特点与流动特点,采用周期性单元流道模型以及进口段全截面模型,对折流杆MTR壳程中的流体流动与传热过程进行了CFD的模拟研究。本文采用周期性单元流道模型考察了不同的折流杆形状、折流杆排布方式、折流杆轴向间距对折流杆MTR性能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折流杆能对流体流动产生明显的扰动作用。不同结构的压降与平均传热膜系数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双向支撑方杆>单向支撑方杆>双向支撑圆杆>单向支撑圆杆。双向支撑方杆模型的压降最大;单向支撑圆杆模型的平均传热膜系数最小;双向支撑圆杆模型压降接近于单向支撑方杆模型,平均传热膜系数却仅接近于单向支撑圆杆模型。综上,只有单向支撑方杆模型在压降、平均传热膜系数、折流杆用量三者之间取得了较好的平衡,为最优结构。另一方面,折流杆轴向间距不宜小于100mm,否则压降会大幅增大,推荐采用100~150mm的折流杆轴向间距。由于轴向流动主导了折流杆MTR的壳程流动,如何实现流体在径向上均匀分布对折流杆MTR而言是个难题。本文建立进口段全截面模型,对进口段的流体流动与传热过程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没有支撑构件的大型MTR内部存在极其严重的径向分布不均匀问题,大部分区域为死区,加装数组折流栅后,死区面积逐渐减小,但流动与传热的径向分布仍很不均匀。去掉入口正前方的部分反应管,在适当位置开设入射通道,能有效引导流体流动到反应器壳程内部,实现流体在反应器内的均布,极大地提高反应器流动与传热均匀性。入射通道中的长条形挡板以及折流圈,尤其是锯齿形折流圈,能有效阻挡流体的短路行为。第一组折流栅、壳程入口到管板的距离均不能设置得离管板过近,否则不利于流动与传热径向均匀性的提高。将第一、第二组折流栅叠合布置也会降低流动与传热的径向均匀性,不宜采用。由于折流杆对流体的扰动程度较低,折流杆MTR的平均传热膜系数不及经过结构优化后的折流板MTR。
其他文献
利用RAPD技术对3个不同盐度梯度下入侵杂草一年蓬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2个随机引物在90株个体中共检测到187个可重复位点,其中多态位点158个,总多态位
我国经济正经历着深刻的结构调整,县级政府应把握这个大好机遇,加快发展,赢得新的县域竞争。在新一轮的开发建设中,招商引资,加快发展,已成为县级政府的共识。在一浪高过一浪的招商
中华茶文化是中华民族饮茶、种茶、制茶的文化。深入研究中华茶文化的起源,对弘扬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学界均认为中华茶文化的出现在汉魏两晋南北朝时期,本文通过对乌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对重症脓毒症的治疗作用。方法于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将我院收治的90例重症脓毒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探讨的对象。并通过电脑随机的方
为准确估计甘肃小陇山锐齿栎林的碳库大小,根据513块标准地和178株标准木资料分析,建立了锐齿栎的各器官生物量回归方程,对其生物量进行了测定和研究;并应用干烧法对锐齿栎林
当前农民合作问题,是关乎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重要研究课题。此研究关注的是农民内生性合作中以社区公共事务为轴心形成的自组织治理,并运用社会资本理论为分析工具,以山西省C
随着光电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审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城市广场景观的要求不只限于日间形态,城市广场的夜景设计已悄然走进人们的视线,光环境作为营造广场夜间魅力最重要的一环,需要特点来营造广场个性,打造城市名片,为幽暗的广场夜景增添璀璨的光彩。与此同时,城市广场光环境中因不合理照明所产生的光污染、低效照明、人造极昼等一系列问题也不容忽视。因此也应建构与城市广场相匹配的光设计实践原则,建立新的标准,以灯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