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机会与工资收入的性别差异研究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mike1983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差异问题一直是劳动经济学界关注的重点之一。性别差异的成因复杂,既受根深蒂固的社会历史因素影响,又包含经济体制转型等政府制度因素的作用,而性别差异中既存在由男女劳动力个体特征不同所形成的合理差别,又包含由社会观念、市场歧视等因素导致的不合理部分。近年来,随着我国劳动人口的数量优势减弱,人口性别比例变化,女性劳动群体已逐步成为经济增长新的推动力。当前,探讨劳动力市场中性别差异问题,准确估算劳动力市场中性别差异程度,分析性别差异的成因与结构,不仅是理论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符合社会现实的必然要求。本研究基于劳动者在市场中从就业起点到收入终点的分析框架,运用历年宏观统计数据和微观调查数据,着重研究两性在就业机会和工资收入方面的差异。首先,从宏观上统计分析劳动力市场中性别差异的演变及其现状特征;然后,采用二元Logit模型和Mincer工资方程模型,从微观上计量分析就业机会和工资收入中性别差异的影响因素,同时,考虑到劳动力供给决策和企业雇佣决策中职业、行业异质性和家庭因素的重要作用,重点研究职业隔离和家务劳动两个因素的影响机制;再次,基于就业方程和工资方程,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对就业机会与工资收入的性别差异进行分解,分析性别差异的合理部分与不合理部分;最后,以大学生这一具有代表性的劳动力群体为例,检验本研究性别差异的研究逻辑与研究方法,同时分析大学生群体性别差异的具体特征。本研究共分为八章:第一章为绪论。从经济发展形势和劳动力市场现实状况出发,分析劳动力性别差异的背景、现状特征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了系统研究性别差异问题的重要意义,阐明了研究思路与内容,并总结了本研究的创新之处。第二章为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本章首先对文中所涉及到的性别差异与性别歧视、就业机会的性别差异和职业性别隔离等概念进行内涵和外延的界定;梳理关于劳动力市场工资差异的相关理论和职业隔离的相关理论,形成对后续研究的理论基础;总结国内外学者对性别差异的研究角度和主要观点,形成对就业机会的性别差异以及工资收入的性别差异这两个角度的综述结果,提出在诸多关于劳动力性别差异的研究基础上,本研究有必要从起点(就业机会)到结果(工资收入)更加系统和深入的对性别差异进行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第三章为劳动力市场性别差异的变迁及现状。本章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梳理了中国劳动力市场性别差异的变化过程,将其划分为变革期、过渡期、调整期和重组期四个不同时期,并总结出不同时期性别差异的特征;第二部分首先总结了就业机会和收入差距的总体现状和特征,其次分行业、职业和不同收入群体分别分析就业机会和收入差距的结构性特征。第四章为就业机会性别差异的实证分析。首先,运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5年、2008年、2010年及2012年的城镇样本,采用二元Logit回归模型,对就业机会性别差异的影响因素及其变化趋势进行计量分析,在研究方法上加入了性别和各控制变量的交互项,研究表明以教育为代表的人力资本因素对劳动者就业存在正向影响,但其并不能缓解就业机会的性别差异,企业所有制和政治面貌因素对性别就业差异的影响在逐年减弱;其次,分别运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2年城镇样本和中国居民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CHNS)2011年城镇样本,采用二元Logit回归模型,实证分析行业和职业隔离和家务劳动时间对就业性别差异的影响程度,计量结果表明,行业和职业隔离对性别就业差异的影响显著,家务劳动对女性劳动者就业表现出显著的负向影响,不同地区的女性在考虑家庭因素的就业决策上存在较大差异。第五章为工资收入性别差异的实证分析。首先,运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5年、2008年、2010年及2012年微观数据,借鉴Mincer工资收入模型,对工资收入性别差异的影响因素及其变化趋势进行定量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分位数回归分析观测比较不同分位点上各影响因素的作用特点。研究发现,性别对工资收入具有显著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在逐年增强;工资收入的性别差异在不同收入水平的劳动力群体中体现出有差异的影响;其次,分别运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2年数据和中国居民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CHNS)2011年数据,采用工资收入模型,计量分析行业或职业隔离和家务劳动时间对工资收入差异的作用,结果发现行业和职业隔离是导致性别收入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家务劳动对劳动者收入的影响是间接的。第六章为就业机会与工资收入的性别差异分解。性别差异程度并不能简单的等同于性别不平等,在性别差异的研究中应客观划分性别差异中的合理构成与不合理构成。本章是在分析劳动力市场中性别差异程度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对就业机会性别差异和工资收入性别差异分别进行静态和动态分解分析。在数据和方法上,运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7和2011年数据和中国居民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CHNS)2006和2011年数据,采用Oaxaca-Blinder分解、Cotton分解和Brown分解三种分解方法进行实证研究。首先采用Oaxaca-Blinder分解方法整体上分解出就业差异和收入差距的可解释部分(合理)和不可解释部分(歧视),在此基础上通过Cotton分解细化就业差异和收入差距不合理部分中男性被高估的反向歧视部分和女性被低估的直接歧视部分,最后,应用Brown分解分别分离出行业(或职业)间和行业(或职业)内就业差异和收入差距的合理部分和不合理部分。分解结果表明,不论是就业机会还是工资收入,性别差异的不可解释部分都大于可解释部分,性别歧视对性别差异的影响较强,男性仍然在劳动力市场中占有优势地位。第七章为大学生就业机会与工资收入的性别差异。本章是以大学生这类就业群体为例,将上几章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运用在大学生就业群体当中,检验本研究的性别差异分析框架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有效性。大学生劳动力市场的实证结果验证了劳动力市场的性别差异构成,男女大学生之间的个人禀赋差异对性别就业差异具有一定的影响,但女大学生仍然受到就业和工资双重歧视,这导致其在就业机会和工资收入方面处于劣势地位。第八章为结论与政策建议。基于理论与实证的研究,本研究得出了关于性别差异的原因、影响因素以及评价等方面的七个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现实问题的对策,总结了研究不足,并对未来研究提出展望。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扶正抑瘤汤联用化疗对晚期前列腺癌患者抑制术后局部病灶进展及远处转移的作用。方法50例晚期前列腺癌患者术后随机分成4组,单纯西医组12例,采用最大雄激素阻断后间歇
总结寒地桑园以嫁接体"一步成园"模式中套作大豆的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选种、整地、种子处理、播种、密植、施肥、中耕、灌溉、病虫草害防治、收获等方面内容,以为大豆高产提供参
<正>在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的数字网络文化新时代,就看谁能站在新文化的制高点上,创造性运用"互联网+"模式,在反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作风中开创全民创业、万众创新的时
通过调查环渤海湾多个海域表层海水、沉积物及海洋生物体中石油烃总量及苯并(a)芘的含量,研究了石油污染对海区环境和生物的影响。并通过分子荧光法和液相色谱法分别研究不同
这是一个只有60多名员工的简陋工厂,占地面积只有78亩,在这片不到8亩地的厂房里,2007年生产了8000多吨再生铝锭,销售额达到了15亿元,上缴税收600多万元,人均上缴国家税收达10万元。
本论文探讨了种子预处理、培养基种类、pH值、附加物、激素和种子时期等培养条件对大花杓兰种子萌发的影响。种子的预处理是种子萌发的关键因素之一,0.5%NaClO处理种子时间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