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本主义经济中,证券市场是上市公司等汇集资本并分配给各竞争性投资需求的主要载体。由此,这些市场的良好运行就成为大众化,社会性的期望。而市场中股价的变动会向投资者传递出市场有效性的信号,股价包含更多特定公司信息也就意味着市场运行良好。那么特定信息如何包含在股价之中?这就需要通过披露高质量的财务信息。然而,有效证券市场的调节作用机制总是被信息掌握者所打破,企业希望提高股票的价格却时有披露虚假信息或误导性信息的情况,而投资者受其误导短时间内增强了对一家股票的信息,随后在面临监管部门管制处罚之际,不仅企业声誉受到影响导致股价下滑,投资者由于被信息披露所误导损失惨重,市场有效性也趋于不足,不仅背离了实现资本市场资源有效配置的初衷,更加由于信息披露的不完整,不完善,不及时以至于更甚者的违规的信息披露,导致投资者对市场丧失信心,企业也面临声誉危机。因此,上市公司在证券市场上合法合规地进行披露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本文选取了近期陷入信息披露违规危局的*ST美丽这一公司,从误导性陈述这一视角入手,通过文献阅读和整理,简要介绍了*ST美丽历经几次更名转型主营业务的公司变迁及公司的股权结构及内部治理情况。以证监会官方处罚公告为基础,分析了案件由来及误导性陈述的具体手段。主要探究了*ST美丽通过披露误导性陈述,进行信息披露的违规动因及导致的严重经济后果,并且尝试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防范措施。一方面希望可以改善*ST美丽的信息披露状况,提高公司声誉,维护证券市场的良好运行。另一方面也为误导性陈述信息披露违规行为提供了新的理论思路,丰富了现有的研究成果。本文通过研究认为,*ST美丽在会计信息披露违规过程中既有为了维持上市资格,避免面临退市的风险,业绩亏损难兑承诺,治理机构失效等内部原因,也有外部机构未能勤勉尽责,处罚力度小,监管不严,制度待完善等外部原因。而由信息披露违规行为也导致了,企业实控人及控股股东变更,大股东内讧高管离职,贷款逾期业绩持续亏损,市场反应消极,公司声誉受创面临赔偿,甚至于整个企业业务转型失败等经济后果。因此,本文尝试提出了完善内控,加强职业人员道德建设,加强外部监管,提高违规成本及提高投资者维权意识等防范对策。通过案例分析,得出信息披露制度在证券市场上的重要性可见一斑。然而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法律法规制度并不完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违规行为还屡有发生。这不仅损害了众多受市场信息所主导的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使其对市场丧失信心。同时企业也面临着诸如证监会等监管机构的问责处罚,降低了企业的良好声誉,更因此造成了证券市场上的股价震荡。由此可见,资本市场上的信息披露制度标准的建立与监管机构的并行发展已成为时代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