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幼儿园社会教育是以增进幼儿的社会认知﹑激发幼儿的社会情感﹑培养幼儿的社会行为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其核心是做人的教育。幼儿园社会教育对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整个国民素质水平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进入21世纪以来社会领域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与健康、语言、科学和艺术领域相比,其发展还比较薄弱,社会领域教育实践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如:教师传授式的教育方式常常使幼儿对社会领域的学习失去兴趣;因为考核评价指标不明确,教师容易忽视日常生活中随机的幼儿园社会教育等,从而使得社会领域教育缺乏实效性。基于这一背景,本研究提出建构主义理论视角下幼儿园社会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建构主义理论视角下的幼儿园社会教育,不仅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而且是幼儿园社会教育改革的迫切诉求。与传统的幼儿园社会教育相比,基于建构主义视角的幼儿园社会教育更强调幼儿的主体性,师幼之间的平等关系,幼儿之间的合作学习。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将建构主义理论引入幼儿园社会教育中,使幼儿在幼儿园社会领域内容的学习中更主动、更快乐、学习效果更好。本研究采用访谈法、案例法、观察法对幼儿园社会教育展开了深入的调查研究,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探讨了建构主义理论视角下幼儿园社会教育的问题与对策。本研究有以下三个方面内容。第一章:建构主义理论视角下幼儿园社会教育概述。通过对建构主义理论,幼儿园社会教育等相关概念的界定,总结出建构主义理论视角下幼儿园社会教育的概念。提出建构主义理论视角下幼儿园社会教育的特征和价值。特征为主体性﹑体验性﹑情境性﹑合作性﹑对话性;价值为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和提升教师建构主义教育水平。第二章:基于建构主义视角提出幼儿园社会教育中的问题并进行归因分析。通过对幼儿园教师,园长等的访谈调查,笔者在幼儿园的观察及对幼儿园社会教育案例的分析,发现基于建构主义理论视角的幼儿园社会教育存在以下问题:幼儿的主体性发展不足,忽视真实情境的创设,忽略幼儿的体验学习,缺失学习共同体的构建,缺乏师幼之间的对话等。接下来,笔者从教师、幼儿园两个角度分析了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第三章:针对问题,提出建构主义理论视角下幼儿园社会教育的对策:提升教师建构主义教育水平;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创设适宜的情境;重视幼儿的体验学习;构建学习共同体;建立对话的师幼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