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列车再生制动储放电系统的研究

来源 :兰州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11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能源是国家的核心物质基础,决定着社会、经济发展的命脉。伴随着我国轨道交通行业的迅猛发展,对能量的需求也与日俱增,节能、循环利用成为热门研究话题。列车再生制动因其对能量的循环利用而被大量应用在动车组、电力机车、地铁列车等领域,但也存在技术不完善、能量利用率低等问题,因此有必要就提高地铁列车再生制动能量利用率进行研究,助力轨道交通行业绿色节能发展。本文首先研究和总结了国内外再生能量利用的发展和应用现状,对再生制动机理进行分析并完成制动能量的计算,提出一种基于DSP控制的地铁列车超级电容储放电系统方案,分为主电路和控制电路两部分。主电路主要由功率传输器和超级电容模组构成,其中功率传输器采用的是带隔离的双向全桥DC/DC变换器,满足系统能量双向传输的技术要求,并根据系统设计要求完成了主电路元器件的参数计算。同时,基于超级电容的简单模型分析其充放电特性及串并联特性,在此基础上结合地铁列车单次制动能量的大小完成了超级电容单体的选型及模组的设计,为系统控制策略的设计奠定了理论基础。控制电路以DSP为控制核心,完成了驱动电路、保护电路、隔离电路设计和硬件选型。分析单移相控制原理及其开关模态,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双向DC/DC变换器的数学模型,提出移相双闭环的控制策略。母线电流采样信号经过传感器得到反馈信号,对反馈信号进行AD转换,将转换后的结果送到DSP中与给定值进行比较,从而确定储放电系统的工作模式;接着通过输入/输出端电压、电流的采样信号进行AD转换并在DSP中与给定值进行PID运算得到相对应的移相角,通过移相角的调整实现能量的大小与方向的变化。根据所采用的控制策略在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搭建整个系统的模型,完成了超级电容充放电的仿真实验,对无储放电系统的直流母线电压与加入储放电系统的母线电压的仿真波形进行比较,证明了系统设计的合理性。结合系统的工作流程及控制方法完成了系统主程序及子程序的软件设计,包括PWM信号输出、PID控制及AD采样子程序,给出了相应的程序流程图及部分程序代码。最后搭建了地铁列车超级电容储放电系统的原理样机并进行了相关试验。试验表明本文所设计的地铁列车超级电容储放电系统基本满足预期的技术要求,能够实现再生制动能量的回收与再利用。
其他文献
对于有蓄水要求的高原山区来说,该类地区一般河谷较深且边坡较为陡峭,环境相对复杂多变,在该类地区修建桥梁,对其桥梁结构形式有很大限制。而高墩大跨度连续刚构桥具有跨度大、桥墩高、墩壁薄、施工工艺相对简便广泛应用于山区地带。另一方面由于高墩大跨度连续刚构桥具有施工周期长,结构轻质、柔性大、阻尼低、稳定性差的特点,若不及时对其进行施工控制,将有可能导致成桥之后结构受力不良,影响其正常运营;同时由于山区桥梁
在多智能体系统中,各智能体通过相互协调与合作更好地解决了个体无法解决的问题,因此多智能体系统的协同控制研究成为众多领域的研究热点,并在无人机、卫星编队、微电网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其中,针对周期性运动的多智能体系统,迭代学习控制因其结构简单、对建模准确性要求低以及鲁棒性较好等特点而逐步应用于多智能体系统中。现阶段多智能体迭代学习控制研究中,系统的收敛速度较慢,而工程应用中对系统的收敛速度要求较高。在
学位
随着MOFs的不断被设计和合成,以及它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和发展,MOFs越来越吸引化学工作者的关注,本论文以基于醚氧键连接的半刚性多羧酸配体和辅配体与不同的过渡金属离子合成了11种金属配合物,通过一系列的表征来研究了其构效关系,并分析研究了对于不同金属配合物的荧光、磁学性质和电化学等性质。1、介绍了MOFs的发展、影响因素及其性质应用。2、利用醚氧键桥连的半刚性三酸配体2-(4-羧苯氧基)对苯二甲酸
学位
学位
深度学习作为实现弱智能化的有效途径,被广泛地用于解决与计算机视觉相关的智能化问题。其核心思想是使用大量数据对构建的模型进行训练,从而精准地解决图像分类、目标检测、图像分割等方面的问题。为了达到更优的精准度,新模型的设计变得越来越复杂,从而产生了更高的算力需求。由于人们通常只能随身携带如手机等计算能力有限的移动设备,而复杂的网络模型并不能在这样的设备上得到有效的使用。因此,需要考虑如何以轻量化网络模
目前,我国地铁、轻轨等轨道车辆中的车门系统普遍采用电动塞拉门形式,并且多以无刷直流电机作为车门驱动单元。与传统直流电机相比,无刷直流电机具有体型小,扭矩大,可靠性强等特点,适用范围十分广泛。随着社会工业化、智能化、信息化等持续不断地深入发展,无刷直流电机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无刷直流电机有着广阔的研究应用前景。本文以STM32F103型芯片为控制核心,针对有位置传感器的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进行分析研究
学位
我国西部区高速铁路,具有速度高、坡道长大等特点,对动车组的制动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盘形制动是高速铁路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制动装置,为了适应更复杂的运用条件,需对制动盘材料以及制动盘结构进行改进设计,从而进一步提升制动性能。表面织构化加工是改善制动盘制动性能的一种新方法,在干摩擦条件下能够提高制动盘的摩擦系数,降低因制动摩擦产生的磨损。因此,本论文以我国正在建设的川藏铁路工程为背景,以对动车组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