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发展和完善我国农村地区义务教育一直都是教育界及社会各界始终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之一,伴随着国家教育体系的日趋完善和壮大,义务教育也亦步亦趋的紧跟着其前进的脚步。如何更加细化、深入的完善义务教有,使义务教育坚定有序的走可特续发展道路也将是一个恒久的话题。本研究从民族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着手,旨在通过对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大背景下已经取得很大成效的寄宿制学校管理问题做出一定的分析和研究,以期得到一些新的启示和发现,从而对完善民族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校寄宿制管理提出相应的建议,发展和完善我国义务教有,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和前行。
本论文首先从概念方面介绍了我国的民族多元化和民族地区地理环境特殊性的背景、以及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和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政策背景,通过对我国农村寄宿制产生的缘由、寄宿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寄宿制管理的对策建议等方面做了文献综述,并依据教育公平理论和教有管理理论对所研究课题进行了铺垫。
其次,由于本论文是实证研究,因此在调查的基础上对所走访的三个民族县(天祝、东乡、积石山三个县)及走访情况做了基本概述,并对调查数据进行归类整理,通过对学校教师、学校管理人员、寄宿的学生及寄宿生的家长四个方面的调查数据和记录加以统计分析,进行客观描述和评价,发现在寄宿管理中还存在理论性和系统rt的管理缺失,在学校组织及制度建设等一些方面仍然需要找到合理的途径和方式来管理寄宿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最后,从发现的问题出发,得出一定的启示和思考,以教育管理理论和教育公平理论作为本研究指导,从寄宿制的宏观管理(外部因素)及微观管理(内部因素)两个层面入手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宏观方面包括对农村经济结构的改革,提高农民收入;当地政府应和交通等相关部门有效协调,切实解决交通在农村中存在的各种隐患;当地政府应积极团结一些社会力量来改善农村寄宿制学校环境和条件等。微观方面包括学校组织教师进行综合素质培训;开设心理辅导课程,加强和孩子的沟通及思想输导,加强和家长的联络与交流;重视对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身体健康检查;多开展和组织一些校园活动和兴趣竟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