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注射催产激素对半滑舌鳎卵巢发育影响的研究

来源 :烟台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od_lol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人工蓄养条件下,实验研究注射催产激素(促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对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卵巢形态与组织学发育、卵巢生化成分、血浆生殖激素水平及产卵效果的影响。通过对亲鱼采用不注射、1次性注射和分2次注射的3种分组处理,并采用形态学测量与组织切片技术对亲鱼形态学指标和性腺切片进行观察研究,采用生化方法和双抗体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卵巢中总蛋白、粗脂肪、总糖、水分含量和血浆中甲状腺素、促卵泡成熟激素、促黄体生成激素含量的变化。  结果表明,注射催产激素之后,半滑舌鳎的卵巢发育速度显著加快,性腺指数(GSI)迅速增大、肝脏指数(HSI)随卵巢发育不断降低、肥满度(CF)最高值出现在了实验的48h;组织切片显示,催产激素能够促进卵巢更快地发育到下个时期,Ⅳ期末的卵巢在激素首次注射后36h发育到第Ⅴ期的卵子成熟期,60 h开始进入第Ⅵ期。人工注射催产激素有利于缩短亲鱼产卵周期,增加成熟卵子的数量,便于人工繁殖过程中集中大量采卵。  注射催产激素后的亲鱼,卵巢迅速发育并完成物质积累,其中粗脂肪和总糖含量均随卵巢的发育成熟而显著增高(P<0.05),产卵完成后明显下降;总蛋白的含量在6.13%~7.07%之间保持稳定;水分含量最高,随卵巢发育成熟,先由78.78%降至64.81%,产后升至72.56%。催产剂注射24 h后可使血浆甲状腺素含量显著升高(P<0.05),有效时间可持续24 h以上,且2次注射有利于维持较高的血浆甲状腺素浓度。对照组促卵泡成熟激素和促黄体生成激素含量均持续降低,注射组促卵泡成熟激素含量在24-36 h时上升,此后明显下降,促黄体生成激素含量变化对催产激素最为敏感,注射后12 h即明显上升,2次注射组的促黄体生成激素浓度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因此,催产激素注射可促进血浆生殖激素水平的升高,且2次注射的作用更为明显。催产激素注射还可显著提高总产卵量、上浮商品卵量和浮卵率,且2次注射效果亦显著优于1次注射(P<0.05)。  本研究结果可为半滑舌鳎人工繁殖生产中高效催产方式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植物中的类受体激酶(receptor-like kinases, RLKs)是一种几乎参与植物所有发育过程的蛋白,如雄性不育、花粉发育、自交不亲和、抗病、抗逆等。而凝集素类受体激酶(lectin receptor-like kinases, lecRLKs)是类受体激酶家族中的一个亚家族,由N端的凝集素结构域、C端的激酶结构域以及跨膜区组成。通过N端收集来自胞外的各种信号,并将信号传递到胞内C端的
三孢酸能够促进三孢布拉氏霉菌中p-胡萝卜素的生物合成,而三孢酸是此发酵过程的副产物,可以从发酵液中提取,回加到发酵液中来增加p-胡萝卜素产量,因此建立一条经济可行的从发酵液中提取分离三孢酸的工艺具有很大的经济意义,同时三孢酸促进p-胡萝卜素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近年来研究其作用机制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建立了HPLC法检测三孢酸的含量,其色谱条件为:色谱柱是反相C18柱(250×4.6mm,5μ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