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说《林海雪原》到“革命样板戏”《智取威虎山》——对当代一个文学现象的个案考察

来源 :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dy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试图对长篇小说《林海雪原》由小说被改编成话剧、京剧现代戏直至“革命样板戏”《智取威虎山》的整个过程做一个案研究,考察当代文学中,相同“题材”由不同艺术门类加以改编可能带来的变化,借此探讨这种变化与时代思潮和艺术门类自身特性及拟想读者(观众)期待之间的关系。本文第一章,主要考察《林海雪原》的成书过程。仔细地分析了小说作者曲波创作的原始动因以及小说在结构模式上与“传统”小说接近的某些特点。以及编辑基于自己的立场对小说所做的修改。  第二章,探讨“批评的权力”。理论权威们根据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成规来衡量小说,由此规范了编辑再版时的修改和其他杂志对读者的引导。  第三章,主要探讨话剧奠定的“智取威虎山”模式,以及话剧特点决定的剧情特色。  第四章,考察成型的革命样板戏《智取威虎山》与早期同名话剧、京剧现代戏的区别,其修改原则,以及推广、传播方式。  从前面四章的梳理中,明显地看到一个人物被净化、崇高化的过程,情节相对简单化,而党的领导、群众的力量不断被加强。这种“净化”过程,与时代思潮和艺术形式特点及拟想观众期待的有关。而艺术特性有时反过来使剧情偏离了“正确”的主题。  在《林海雪原》的传播、改编过程中,作品的个性越来越稀薄,群体对之改造的力量越来越强大。早期,理论权威对读者和编辑的影响还比较间接,但到了“革命样板戏”《智取威虎山》成型时期,国家以行政力量,采用各种办法,通过各种大众传媒推广,使杨子荣这一形象走进千家万户。从艺术个性来说,受到损害;但从效果来说,杨子荣的确由此成为家喻户晓的英雄。
其他文献
该文是《古代公文研究》一书的节选部分.《古代公文研究》全书共七章.第一章论述中国古代公文的产生、定义、流变,先秦时期公文的内容与形式.第二章至第七章分秦汉、魏晋南北
该文运用辩论的、历史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大量原著和资料的研究人纵向角度考察了婢女形象的发展演变过程,将婢女形象的发展演变归纳为三个阶段,即起步、发展、成熟阶段.在对婢
探讨庄子的人生理想对于研究庄子哲学具有重要意义.回归自然是庄子人生理想的精神实质.这里的"自然"既指作为世界物质基础的大自然,又指人的自然本性.该文从这两个层面入手对
作为当代中国著名的短篇小说作家,汪曾祺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为中国文学的发展做出了特殊的贡献.对其作品风格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成为众多评论者所关注的焦点.该文选择了文化批
本文旨在对历史存留下来的文本《周易》与《老子》思想的阐释中,去寻求《周易》对老子的影响,以及由此形成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文章认为《周易》和道家都出于史官,亦即出于
诗画之异同,魏晋时期就已有伦说."异",侧重于其本体功能,"同",多就其宣教颂美之功能而言.绘画的地位在诗画趋"同"的论说中逐渐提高.但皆没有涉及到艺术内部.苏轼明确提出了"
介绍了强夯法的概念,以某高速公路为例,结合地质概况,对强夯设计内容进行了概述,并阐述了强夯的工艺流程及夯击方法,最后通过夯前试验,检验了强夯加固地基的效果,指出采用强
该文的第一部分"人生虚无本相",旨在描述奥尼尔剧作所展现出来的世界荒诞、人生虚无的人之生存本相.他虽然坦荡承认生命本身是非道德的,但也坚定地相信人生在本质上却只能归
LP-9×2×是新一代Linux PAC控制器,结合了运算I/O,并提供人机界面,数据采集和独立控制的PAC解决方案。产品本身无风扇设计也无活动零件,更具可靠性。扩充I/O与通讯扩充板:LP
散体大赋是汉代文学的主要代表.该文"引论"部分对散体大赋的形式、内容进行了界定与说明,并在前人赋论的基础上从"气势宏大的美丽之文","体物、重象、逞辞","结构与铺陈"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