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瓜蛋白酶与双氧水制备低分子量壳聚糖

来源 :长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877001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壳聚糖是一种具有环境友好特性的天然高分子材料,它是从来源广泛的甲壳素脱乙酰化获得的,其降解产物一低分子量壳聚糖具有许多优异的性能,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保湿性、抗肿瘤活性、增强免疫力,是良好的药物缓释剂和保水剂,近年来已受到众多领域的关注。分子量对壳聚糖的影响很大,不同分子量的壳聚糖性质差异很大。因此,如何有效的通过一系列物理和化学方法制备低分子量的壳聚糖,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低分子量壳聚糖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化学法、酶解法和物理法。本文分别采用H2O2氧化降解法、木瓜蛋白酶解法和木瓜蛋白酶解法和H2O2结合法来制备低分子量壳聚糖,得出了这三种方法降解壳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对其降解产物进行了评价。(1)研究了H2O2氧化降解壳聚糖的过程与机理,考察了温度、H2O2用量、时间、反应介质、脱乙酰度等因素对降解反应的影响,以得出制备最佳产率低分子量壳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实验中采用粘度法测定产物的平均分子量,以红外光谱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等手段表征。实验得到的最佳降解条件为:以2%的醋酸为介质,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5h,双氧水用量比(H2O2/糖单元=1.5)。通过分子量和水溶性测试可知H202有效的降解壳聚糖,得到水溶性低分子壳聚糖。(2)研究了木瓜蛋白酶对壳聚糖的降解作用。探讨了各种因素对木瓜蛋白酶催化壳聚糖降解的影响。结果显示,木瓜蛋白酶降解壳聚糖的最优条件为:反应温度为45℃,pH值4.2,木瓜蛋白酶:底物比=1:5,壳聚糖溶液浓度为0.5%,反应时间24h。通过粘度测定可知,降解后的低分子量壳聚糖分子量在1×104左右,水溶性得到了改善。(3)研究了木瓜蛋白酶解法和H2O2结合对壳聚糖的降解作用。考察了温度、pH值、双氧水加入时间以及反应时间对壳聚糖分子量大小的影响,然后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壳聚糖降解产物的结构。结果表明:降解反应的最佳pH值为4,酶温度为45℃,双氧水反应温度为60C,反应时间为24h,降解后的低聚壳聚糖水溶性大为改善,几乎可以完全溶解于水中,而且化学结构没有发生改变。
其他文献
总结40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护理要点。在做好无线监测体温,观察呼吸及血氧饱和度变化的同时,采用中医药护理,加强心理援助,重视饮食和生活照护及预防交叉感染,确保患者
黄土丘陵区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因环境限制,植被恢复重建存在着植被自然恢复缓慢、人工植被不稳定、防蚀效果不理想等问题,如何建立与环境相适应的植物群落,是该区
据资料显示,美国的教育曾经历了三次改革,直到80年代出现了“问题解决”才得以停止教学改革,对此,学者们一直在对其进行教学方法上的有效研究。目前为止,这种“问题解决”已经成为
0前言目前,随着日常用水量的逐渐增大,污水处理厂每天的污水处理量也逐渐增大,相应的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将产生大量的污泥,而污泥的处理通常是直接丢弃在农田、河流、海洋等公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出院后再入院的相关影响因素,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接诊的98例心力衰竭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再入院的相关影响因素
<正>后循环缺血是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约占缺血性卒中的20%,主要原因为动脉硬化,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为头晕或眩晕,伴有肢体麻木、无力、复视、头痛等症状。本研究应用尼
目的探讨血塞通注射液联合盐酸倍他司汀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在南阳市第九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94例,根据治
探究婚孕前开展健康教育对优生优育的促进作用。选择来我院进行婚孕前检查并接受健康教育对象24例作为研究组,同时选择24例未接受健康教育的婚孕检查对象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