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教育方式对青年道德人格培养研究——以大学生群体为调研对象

来源 :哈尔滨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kuik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道德人格是一个人整体道德素质和道德面貌的概念,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在与外部环境不断调适中追求的理想品格。青年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未来主力军,青年是否具有良好的道德人格在内的思想道德素质直接影响到21世纪我国社会的精神风貌,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能否取得成功。在青年成长过程中,家庭是子女青年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在扰养子女的日常活动中所采用的态度、表现出来的固定行为模式和情感倾向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子女的心理发展和道德人格养成。因此,研究如何运用正确的父母教育方式培养完美青年道德人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对青年道德人格进行研究,是从父母教育方式的角度,分析青年道德人格培养的问题,进而对父母教育方式、青年道德人格和青年道德人格培养的涵义、特征、主要内容以及标准做了尝试性的探讨。并以大学生群体做调研对象,采取了问卷调研、访谈调查以及案例分析对大学生道德人格的现状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青年道德人格的主流趋势及父母教育方式存在的成功与不足,以及应用正确的父母教育方式培养青年道德人格的具体途径。不论是对父母教育方式和青年道德人格概念的阐述,还是对大学生道德人格现状的调研,以及对父母教育方式培养路径的探索都是一个新的知识点的尝试,而本文的研究无疑抓住了培养青年良好道德人格的基础和要点,并丰富和发展了有关父母教育方式的研究,相信会对今后此类的相关研究起到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自21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实行强制性的计划生育政策,这一国策有效的控制了我国人口过快增长,同时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政策实施30年来,独生子女家庭数量越来越大,独生子
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战略高度,对反腐倡廉建设作出总体部署,在总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履新讲话中明确提出:“反腐败问题解决不好,会导致亡党亡国”。这也标志着我国对于廉政建设的决心,当前反腐败任务的不断加重,也使得我们认识到在国有企业中,还有可能存在很多廉政方面的风险点,这些风险点的防控对于国有企业的发展,具有至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