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各国经济不断发展进步,国家间的贸易往来愈加频繁,一些贸易摩擦也因此产生。贸易双方为了能够更好地交流、更顺利地解决贸易摩擦,有时他们会诉诸法律。在他们诉诸法律的过程中需要提交与其贸易产业相关的专业文本,因此就产生了此类文本的翻译需求,此需求为译者提供了挑战和机会。笔者在译国译民翻译服务有限公司实习期间,获得机会参与了和这类文本相关的一个翻译项目。该翻译项目为《干玉米酒糟反倾销和反补贴案听证会国内产业会后提交材料》。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美国向中国低价倾销干玉米酒糟,从而使我国干玉米酒糟产业遭受了实质损害,因此我国发起对外反倾销反补贴活动。此提交材料就是在此背景下产生的。由于此提交材料主要针对国内产业受损害情况进行详细说明,是维护国内产业利益的重要材料,其目的是在解决纠纷的过程中,向美国产业代表阐明中国产业遭受的损害与美国干玉米酒糟低价倾销之间的因果关系,因此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须将其中信息有效准确地传达给美国产业代表。该翻译项目的文本是具有法律效应的信息型专业文本,文本阐述的内容真实可靠,多调查数据及专业术语,具有权威性。该提交材料的源文本注重表事功能,以传递信息、阐述事由为主要目的,因此它要求译者忠实、完整地传达原文的信息内容,并在翻译过程中掌握原文的语言风格,尽可能在译文中再现原文的语言风格。针对源文本的语言特点和对译者的要求,笔者选取交际翻译理论对该项目翻译进行指导,因为交际翻译理论的核心是以受众为中心,通过准确传达信息,进而说服影响受众,这与该提交材料的翻译目的契合。本实践报告首先介绍翻译任务背景,总结国内外交际翻译理论研究现状,阐述提交材料英译的研究目的和意义,介绍研究问题和方法,并概述实践报告的整体结构;其次介绍翻译任务的来源,阐释提交材料的内容,再对目标受众进行分析,提出翻译任务要求,并描述翻译实践的译前准备、翻译过程及译后修改与校正:之后,分析提交材料的词汇、句法及语篇特点;然后介绍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理论;最后用交际翻译理论指导提交材料的英译,从词汇层面、句法层面及语篇层面分别阐述翻译过程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重点阐述应当运用怎样的翻译策略才能更好地把控提交材料英译的译文质量,以期本报告为以后干玉米酒糟产业相关文本或信息型文本翻译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