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定形碳酸钙(amorphous calcium carbonate,ACC)是碳酸钙生物矿物矿化的前体。ACC的调控机制是近几年生物矿化研究的前沿与热点。围绕着这个热点,本论文研究了无定形碳酸钙结合蛋白(amorphous calciumcarbonate-binding protein,ACCBP)对ACC形成与转化的调控机制。ACCBP是我们实验室首次分离并鉴定的合浦珠母贝(Pinctada fucata)间液蛋白质,它在体外可以诱导ACC的形成。结合生物化学和生物信息学手段,我们深入研究了ACCBP诱导ACC形成的结构基础。分子排阻色谱、化学交联反应以及负染电镜表明,ACCBP是一个由两个五聚体叠加形成的十聚体;氨基酸序列分析、荧光淬灭实验和体外碳酸钙结晶实验表明,ACCBP具有两个钙离子结合位点(DYDSD和DGD),前一个位点对ACCBP诱导ACC的功能至关重要,后一个位点影响ACCBP诱导ACC的效率;由于ACCBP的同源蛋白是以五聚体形式存在,且ACCBP是一个由五聚体叠加形成的十聚体,以同源性为32%的α-7烟碱受体蛋白(α-7nicotinic receptor)的五聚体晶体结构为模板,进行同源蛋白质结构建模,得到ACCBP的三级结构。结果表明,ACCBP的钙离子结合位点不能直接作为诱导ACC的模板,可能通过其五次轴对称性来保持钙离子的非晶态,促使ACC的形成。体外碳酸钙结晶实验和ACC转化实验表明,ACCBP可以在低镁溶液中诱导ACC转化为文石;负染电镜表明,镁离子不能通过改变ACCBP的寡聚体状态使其形成传统的文石晶核模板;SEM和激光粒度分析表明ACCBP对ACC的形貌、尺寸基本没有影响;Micro-Raman和FTIR光谱分析表明ACCBP对ACC的微观原子排布基本没有影响;ICP分析表明ACCBP对ACC的体相Mg/Ca比例基本没有影响;XPS则表明ACCBP可以显著的提高ACC的表面Mg/Ca比例。结合镁离子对晶型的影响,可以推测,ACCBP通过将镁离子富集到ACC表面,从而调控ACC转化过程中的晶型选择。荧光淬灭实验表明,ACCBP具有比较强的钙离子和镁离子结合能力,这是ACCBP能够将镁离子富集到ACC表面的基础。本论文工作充实了ACC前体的矿化理论,促进了对贝壳珍珠层和珍珠形成机制的了解,对基于生物矿物的材料设计有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