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长篇小说的结局艺术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ying_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宋代以来,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卷帙浩瀚,发展到明清时期,随着历史演义、英雄传奇、神魔鬼怪、世俗人情等题材的不断丰富,作家创作技巧日臻成熟,长篇小说的结构布局呈现出多样性,结局作为其中一部分,也形成了独特的叙事模式。在封闭文本意义的基础上,明清长篇小说结局突破了以往简单的交待模式,无论在情节收束还是叙事手法上都做了纵深探索,以创作情感的矛盾来展现作品生态的真实,以美学风格的悖反来加强阅读效果,以叙事节奏的缓急来烘托情节轻重,在作家的不断创作和发掘中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艺术高度。本文对明清主要长篇小说结局进行了系统梳理,结合小说结局在整体结构中的功能和作用,对结局叙事理论、主要小说类型结局模式以及结局的文化意涵做了探究和阐释,以期对明清长篇小说独特的结局艺术加以归纳和总结。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引言”部分大致梳理了明清长篇小说结局艺术研究现状,介绍了西方结局理论研究成果;同时框定了“明清长篇小说”的研究范围,在“结局”与“结尾”的辨析中,进一步明确了小说“结局”是一个段而非点的概念,另外简单介绍了本文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正文分上、中、下三个篇章,对结局理论、不同题材结局模式、文化意涵三方面做了探讨。上篇“明清长篇小说结局的结构功能”是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和逻辑起点,主要探讨了结局与结构、开篇的关系,归纳了不同小说结构走向结局的不同方式,尝试划定结局的大致临界点,并概括了明清长篇小说普遍的结局范式和类型。中篇“明清长篇小说结局的叙事模式”重点选取了明清长篇小说中较有代表性的四种小说类型:历史演义小说、英雄传奇小说、神魔小说、世情小说为研究对象,在具体结局模式的分析中总结了四类小说的结局特征,并结合部分成就较高的小说做了进一步探讨,注重其相互借鉴性和承继性。下篇“明清长篇小说结局的文化意涵”回归结局的意义内涵,联系时代背景和民族审美心理,从哲学、宗教、道德、社会等方面对明清长篇小说结局的文化意涵做了阐释,在做文学虚构与社会历史的互动分析中,延伸小说结局的社会文化功能。结语部分对本文所作研究做了规律性的总结,着重强调梳理了结局叙事理论,以期为今后结局研究理论的拓进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希望联系现代小说及其它叙事文学结局,在比较和发散研究中,进一步丰富中国小说结局艺术理论。
其他文献
本文简要介绍《高等教育中的CBI模式》(2002年)内容,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论:1)CBI模式的确立必须以学习者的需求为中心,将语言目标、学科目标和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融为
软件测评作为软件质量保证的重要手段,其重要性已越来越受到各方的高度关注。要在有限的时间、人员和经费等约束条件下,验证软件是否满足要求并尽可能多地发现其中存在的缺陷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建设创新科技园,是新时期、新形势下我国高新区的重要发展导向,是推进国家高新区“二次创业”的核心工作,是落实自
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技术是研究基因功能的一种常用方法。为解决目前植物RNAi载体构建繁琐复杂的问题,本研究以常用的植物过量表达载体pRI 101-AN为基础,在其多克隆
中国古代孔子通过“周游列国”的方式,宣扬儒家的政治理想;通过“对话”的方式传递儒家经典文化。在当今社会,由于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及方式也随之变得
21世纪以来,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极大的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网络应用的广泛程度随着社会的进步几乎囊括了整个社会体系。网络对人们的社会生活及思想行为的影响越来越大,作
近些年来公共艺术作为一个专门的研究对象为学者们日益关注,无论在国外还是在国内,它都属于一个新的研究课题。到目前为止,公共艺术在欧美已经经历几十年的实践使公共艺术得
<正> 五、整经和倒轴现代织机需要配备同样现代化的分条整经机,以使经轴达到织机所要求的标准。经轴卷装必须绝对均匀。新一代整经机采用电子装置探测和纠正卷装成形中的偏差
介绍了软件测试的必要性和目的,阐述了软件测试的静态测试、动态测试和黑、白盒测试法,以及软件测试的一般过程和步骤,及软件测试的几个原则。
目的:探讨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过程和效果。方法:对2010级的3个班180名高职护理学生的《基础护理学》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教学,学期教学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