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P神经网络的中药药性量化研究

来源 :湖南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loveyanq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为解决中药药性概念描述抽象、模糊导致难以准确把握其本质特性的问题,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药向量训练模型(Quantitative Mode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Properties based on BP Neural Network,简称QM-BP模型),以实现中药药性的量化表示。实验方法:首先将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药学》(高学敏版)中所涉及的中药(除去信息记录不全的附药)及其对应的功效术语进行整理、规范,并获得“中药-功效”的样本对;其次,构建具有“中药-药向量-功效”三层结构的QM-BP模型,并利用中药的药性数据对模型进行初始化;最后,基于QM-BP模型使用“中药-功效”的样本数据进行训练,得到BP药向量。结果:将《中药学》整理后得到的474味中药及其相对应的528个功效基于QM-BP模型训练并结合中药临床功效与中药复方功效分析,发现训练后得到的BP药向量值比药性的初始药向量值更能反映中药的属性特征。此外,由于BP药向量与词向量具有相似的性质,发现功效相似性较高的药物对应的BP药向量在欧几里得距离中距离较近,而功效差异性较大的中药药向量在欧几里得距离中距离较远。结论:本文利用BP神经网络构建药向量训练模型,在中药的药性与功效具有明显关联性的基础上,对中药药性的初始量化值进行修正,使中药药性的量化值更精确。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可优化QM-BP模型并开展对药对、复方的分析,以期探明中药药性及组方配伍中蕴藏的内在规律。
其他文献
中小学生是一个特殊的人群,他们具有自我保护意识差,自我约束能力不够等特点。中小学生上学、放学途中的安全问题以及是否能够按时上学,按时回家一直是众多家长比较头疼的事情。
<正>看戏是人们文化娱乐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对北京人说,喜欢看戏的人尤多。因为自金中都以来,历经元明清,直到今天,北京一直是国都,也必然是文化中心。近千年来,北曲杂剧、
会议
农地规模化经营对于提高粮食产量、保护耕地、提高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已有研究主要从政策制度或社会经济角度对该问题展开论述,尚未将农地利用的自然属性特征考虑在内,而
当前老年人社区参与是实现积极老龄化的重要路径,但目前老年人社区参与存在参与不足、参与度低等问题。因此,本文以T市F社区老年人为主要研究对象,以优势视角、增能理论、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