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运用Tweed-Merrifield定向力矫治技术治疗安氏Ⅱ1类错牙合畸形后颌骨的变化情况。材料和方法:选取大连奥索口腔门诊2012年收治的骨性安氏Ⅱ1类错牙牙合患者1例,女性,年龄11岁7个月,上颌正常,下颌后缩,颏部发育不足,高角,前牙深覆盖7mm,双侧下颌第二乳磨牙滞留。患者双侧磨牙远中尖对尖关系,上颌轻度拥挤,上下颌中线对正。在矫治前后七天内拍摄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对软硬组织定点分为29个,以Tweed等分析方法中的25项作为代表项目,针对本病例矫治前后的颌骨变化进行分析。对患者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矫治前模型进行测量与分析,采取拔除下颌滞留乳磨牙及上下颌四个第一前磨牙,运用Tweed-Merrifield定向力矫治技术进行矫治,矫治过程中配合高位头帽J钩。结果:矫治疗程22个月。治疗前后分析比较:患者牙周健康,牙轴正常,矫治后患者双侧磨牙由原来的远中尖对尖关系变为中性关系,前牙覆盖由原来7mm减小到4mm,患者SNA减小3°,SNB减小1°,ANB减小2°,骨性Ⅱ错合得到改善。NA/PA减小了5°(由原来18°减小到现在的13°),上切牙突距减小了4.5mm,可见上颌前突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下颌切牙与下颌平面夹角减小了21°,下颌切牙得到了内收并直立。下颌平面角由原来的33°减小到31°,说明矫治过程中垂直向得到了良好的控制,下颌逆时针旋转。Z角减小了11°(由矫治前49°变为矫治后60°),提示患者的侧貌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患者本人和家长对矫治结果非常满意。结论:对于骨性安氏Ⅱ1类错牙合患者,运用Tweed-Merrifield定向力矫治技术,对患者拔除四个第一前磨牙进行矫治,矫治过程中配合高位头帽J钩,可对牙齿在三维方向上的控制起到良好作用,磨牙关系得到纠正,前牙深覆盖得到改善,侧貌突度明显减小,患者矫治后牙轴正常,牙周组织健康,根尖无明显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