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甘油酸变位酶1(PGAM1)参与调控胰腺癌侵袭转移的分子机制研究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w5273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胰腺癌是恶性程度最高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疾病进展快,恶性程度高,5年生存率不超过6%,是全球第八大肿瘤相关死亡原因。胰腺癌的发病缺乏早期的临床表现,确诊时往往已属中晚期,手术是目前治疗胰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但效果也不甚理想,大约80-90%的可手术治疗的病例由于术前及术后的早期侵袭转移而不能存活超过5年,并且胰腺癌的这种侵袭转移极其隐匿和迅速,并且发生时间很可能很早,往往来不及发现和治疗就已经扩散。不仅如此,由于胰腺本身的血运不丰富,因此化疗药物的渗透作用就十分有限,这种特点导致胰腺癌对放化疗等综合治疗方法也不敏感。总体来说胰腺癌的特点就是发现晚、转移早、易复发、预后差,而其中最关键的一环就是胰腺癌早期极易发生的侵袭转移。因此,针对胰腺癌侵袭转移的特点研究开发药物以及研制新型治疗方法对于改善胰腺癌患者的预后是十分有必要的。目前,针对胰腺癌侵袭转移方面的研究在最近几年都是研究热点,但具体的调控机制和关键的调解蛋白尚未完全明确。为了明确调控胰腺癌侵袭转移的分子机制,在前期研究中,我们利用BOP诱导的叙利亚仓鼠,取胰腺癌原位灶建立了非解离型胰腺癌细胞系(PC-1),再将PC-1细胞经种植在另一只叙利亚仓鼠体内,取肝转移灶建立了解离型胰腺癌细胞系(PC-1.0)。这两株仓鼠胰腺癌细胞系是一对主要具有不同的侵袭转移能力的同源细胞系,其主要区别在于:解离型胰腺癌细胞系(PC-1.0)侵袭转移能力较强,而非解离型胰腺癌细胞系(PC-1)侵袭转移能力相对较弱。这对同源的胰腺癌细胞系是一个很好的研究胰腺癌侵袭转移的细胞模型,针对这对细胞进行差异蛋白质组学分析所得的差异明显的蛋白质与胰腺癌侵袭转移高度相关,针对这些差异蛋白进行深入研究可以更加靶向性地了解胰腺癌侵袭转移的相关机制。研究方法:在本次研究中,我们首先利用荧光差异双向电泳技术(2D-DIGE)和细胞培养稳定同位素标记技术(SILAC)两种蛋白质组学方法对PC-1.0和PC-1细胞进行差异蛋白质组学分析,然后选取在两种蛋白质组学中均提示在PC-1.0中呈明显上调的磷酸甘油酸变位酶1(PGAM1)做进一步深入研究,明确其对胰腺癌细胞侵袭转移的影响及具体作用机制。在接下来的研究中,利用临床组织切片,在54例临床组织中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验证PGAM1在胰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之间、不同分化程度胰腺癌组织之间以及原位胰腺癌组织和转移灶组织之间的表达差异。在细胞水平,用PGAM1-siRNA瞬时转染胰腺癌细胞系Aspc-1和Panc-1,并通过Western-blot验证沉默效率。成功沉默PGAM1后,利用CCK-8检测Aspc-1和Panc-1细胞增殖的变化;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Aspc-1和Panc-1细胞周期和早期凋亡的变化;通过Transwell检测Aspc-1和Panc-1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变化。接着,为了进一步明确PGAM1调控胰腺癌侵袭转移的具体机制,我们利用Western-blot和免疫荧光的方法明确了PGAM1与PI3K/Akt/mTOR/HIF-1α信号转导通路的调控关系。同时明确了PGAM1对胰腺癌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和与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的关系。结果:1、差异蛋白质组学结果显示通过DIGE共得到明显差异表达蛋白(>1.5倍,p<0.05)42个,其中在PC-1.0细胞中上调蛋白26个,在PC-1细胞中上调蛋白16个。通过SILAC共得到明显差异表达蛋白(>1.5倍,p<0.05)141个,其中在PC-1.0细胞中上调蛋白82个,在PC-1细胞中上调蛋白59个。为了得到更加准确的结果,我们将两组数据进行对比,得到在PC-1.0中共同的上调蛋白2个,分别为PGAM1和HSPE1;在PC-1中共同的上调蛋白2个,分别为PDIA3和CALR。其中磷酸甘油酸变位酶1(PGAM1),在两种蛋白质组学分析结果中均在PC-1.0细胞中呈明显的表达上调,且作为糖酵解蛋白,PGAM1对肿瘤侵袭转移的调控存在很大的研究空间,进而选取PGAM1行进一步研究。2、免疫组化结果显示PGAM1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在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p<0.05);PGAM1在低分化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在中分化及高分化胰腺癌组织中表达水平(p<0.05);PGAM1在胰腺癌转移灶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在原位胰腺癌组织中表达水平(p<0.05)。3、细胞水平,CCK8和流式细胞仪结果提示沉默PGAM1 48h-72h后siRNA处理组胰腺癌细胞的增殖能力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并且在细胞周期的S期出现了阻滞(p<0.05),但早期凋亡没有受到影响(p>0.05)。Transwell实验证实利用siRNA沉默PGAM1 24h之后处理组胰腺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4、利用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抑制剂Wortmannin和mTOR信号转导通路抑制剂Rapamycin处理Aspc-1和Panc-1细胞之后,处理组的pho-Akt(ser473)和pho-mTOR(ser4884)两个通路标志蛋白的磷酸化水平以及PGAM1的蛋白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而用PGAM1-siRNA处理Aspc-1和Panc-1细胞之后,处理组PGAM1的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但两组中的pho-Akt(ser473)和pho-mTOR(ser4884)两个磷酸化位点的磷酸化水平未发生变化(p>0.05)。在研究PGAM1与HIF-1α的关系时,我们发现利用siRNA沉默HIF-1α之后,处理组HIF-1α和PGAM1的蛋白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同样利用siRNA沉默PGAM1之后,处理组HIF-1α和PGAM1的表达水平也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5、在研究PGAM1对胰腺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时,我们发现利用siRNA沉默PGAM1之后,处理组E-cadherin的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上调(p<0.05),而N-cadherin和Vimenin的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调(p<0.05)。同时我们还发现siRNA沉默PGAM1之后处理组pho-β-catenin的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上调,而反过来用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抑制剂XAV-939处理胰腺癌细胞后,处理组pho-β-catenin的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上调(p<0.05),但PGAM1的表达水平未发生明显变化(p>0.05)。结论:1、PGAM1对胰腺癌侵袭转移存在重要的调节作用。临床分析表明PGAM1的表达与胰腺癌的分化程度以及是否合并侵袭转移密切相关。2、PGAM1的上调可以促进胰腺癌的增殖,但不影响胰腺癌细胞的早期凋亡。3、PGAM1的上调可以促进胰腺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并且这种改变发生在PGAM1促进细胞增殖之前,是独立的,不受细胞增殖干扰的。4、PGAM1受到PI3K/Akt/mTOR/HIF-1α信号转导通路的调控,处在mTOR下游,并且与HIF-1α之间存在正向的相互调控;5、PGAM1可通过调控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促进胰腺癌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EMT)。
其他文献
目的:目前,肺癌已成为发病率及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中约85%-90%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在NSCLC中,有约1/3甚至更多比例的患者伴有EGFR19位点外显子突变(19del,54%)或21位点的点突变(L858R,43%)。而合并这两种突变的患者可从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的治疗中获益。因此,TKIs类药物已成为治疗EGFR体细胞突变肺癌的主要靶向药物。其中用于治疗的一线药物主
背景:我国成年人糖尿病的患病率为11.6%,其中男性患病率12.1%,女性患病率11%,其中仅有25.8%的患者接受了治疗,然而接受治疗的患者中仅有39.7%的患者血糖得到良好的控制。目前对糖尿病的治疗方法有限,且效果均不够理想,尤其是1型糖尿病的治疗,仍需依靠终生的胰岛素注射。临床沿用的胰岛素替代治疗难以保持糖代谢的稳定,不能有效地阻止慢性血管病变的发展,且有发生低血糖的风险。胰腺移植虽能使患者
前言:胃癌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其临床治疗效果仍不理想。因此,阐明胃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对研发新型治疗靶点、改善胃癌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S100A4是钙离子结合蛋白S100家族的成员之一,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已证实S100A4高表达与胃癌细胞的增殖、体外迁移和凋亡等密切相关。GDF15是S100A4下游的重要基因,参与介导S100A4对胃癌细胞增殖、凋亡和干样特性的影响。MiR-3189编
硒是人体必需的营养元素,食物链是人体膳食硒摄入的主要途径。我国居民膳食结构仍然以主粮摄入为主,因此硒强化主粮作物是提高人体膳食硒摄入和改善人体硒营养水平的重要举措。为进一步开展农作物硒生物强化研究,本文系统概述了我国小麦硒农艺生物强化方法及其影响因素。外源硒添加是麦类作物农艺强化的主要手段,外源添加硒的类型、浓度、施硒时间和微生物调控是影响麦类作物硒强化效果的重要因素。当前国内富硒小麦及产业发展研
目的:探究褪黑素介导的成骨细胞系hFOB 1.19细胞凋亡的机制以及相关保护性因素。方法:对人成骨细胞系hFOB 1.19进行培养,应用不同浓度的褪黑素对其作用不同时间后进行流式细胞检测凋亡是否发生;应用不同浓度的褪黑素对其作用不同时间后进行western blot实验以检测褪黑素受体(MTNR1a、MTNR1b)和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GRP78、GRP94)表达水平,应用RT-qPCR和west
前言:我国胃癌死亡率排名第二,是仅排在肺癌之后的恶性肿瘤。尽管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发展中国家的胃癌发病率有所下降,但其依旧是发展中国家十分重要的健康威胁。尽管外科手术以及辅助治疗的手段在不断进步,但与其他恶性肿瘤相比,胃癌预后总体情况仍然表现不佳。由于早期胃癌临床症状并不明显,许多胃癌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肿瘤中晚期阶段,而此时胃癌多具有高侵袭性、高转移性和高死亡率的特点,胃癌患者5年生存率仅为20%-3
目的:Mineral dust-induced gene(mdig)能够抑制A549细胞的侵袭和转移,促进多种细胞的增殖。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索mdig抑制细胞侵袭和转移,及促进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研究方法:研究的第一部分:研究mdig抑制细胞侵袭和转移的分子机制。实验中使用慢病毒载体分别构建A549细胞mdig沉默和过表达稳定转染细胞系以及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mdig过表达稳定转染
无花果是很独特的一种果树,属桑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营养丰富,其果实中含有苯甲醛、补骨脂素、佛手柑内酯及丰富的镁、锌、硒等微量元素,而镁、硒、锌是维持肌体正常生命力的微量元素,具有防癌和抑制心血管疾病的作用。无花果有增强胃功能,帮助消化、消肿解毒、明目生津、缓解腹泻等功效,经常食用无花果可净化肠道,促进有毒物质的排出,对胃癌、肝癌、食道癌等病症有较好的预防效果,无花果是制造防癌药物的主要原料之
期刊
现如今,餐饮业的发展如日中天,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力。但是这次疫情,导致全国餐饮行业呈现出整体经营不善的局面,迫使许多企业暂时停止营业,经济受到较大的损失。文章以企业为出发点,减轻企业负担,提升企业竞争力为着手点,提出相应的对策以及建议。
目的1.左心室心肌致密化不全(Left ventricular noncompaction,LVNC)是一种具有突出的小梁网状结构和深的小梁隐窝模式为特征的心肌病,被认为是由于正常心内膜形态发生障碍所引发的疾病。对心肌发育起作用和调节胚胎心肌增生的基因仍然了解很少。14-3-3ε由YWHAE编码,是14-3-3蛋白的一个亚型。14-3-3ε是一个调节蛋白,在神经元发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涉及到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