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鲁迅的语文课程观包括四个方面: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具体来说就是以培养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新人为目标,以对学生具有个人意义的材料为内容,通过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建立“生本”课堂、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指导学法等课程实施方式来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以形成性评价代替以往的总结性评价,测量语文课程目标的实现程度。紧紧围绕“立人”这个核心,把语文课程的四个方面组合为一个有机整体。鲁迅的语文课程观对当下的语文课程改革有着观念上和实践上的借鉴意义。在观念上,首先,启示语文课程要以大众为本位,培养他们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切实提高多数国民的语文素养,掌握语文这一社会交往工具。其次,语文课程要以“立人”为核心,培养具有独立精神和批判精神的现代国民,发挥语文涵养人文精神的独特作用。再次,语文课程要以实用为旨归,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有益于学生的现实社会需求,学有所用。最后,语文课程要以科学为圭臬,语文是一门行为科学,我们的语文课程也要纳入科学的序列,按照语文学科的逻辑顺序安排课程内容,组织课程的实施。在实践上,首先,阅读方面第一要选择切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课程内容,第二要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第三,及时总结所学,巩固所得。其次,写作方面第一注重平时积累,积累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为写作准备素材。第二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引起创作欲望。第三提倡自我修改,学生参与修改自己的作文,增加写作的感性经验,总结教训,从而提高写作水平。第四从正反对比中摸索写作规律,从成名作家的未定稿和修改稿中,体会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等写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