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3泛素酶FBXW7正向调控小鼠炎症性肠病和CX3CR1int炎性巨噬细胞的聚集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sl_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IBD)是一种由免疫介导的易复发的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和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炎症性肠病与生活环境、遗传因素和自身免疫系统都有关系,但是炎症性肠病的发病机制还不清楚。蛋白质的泛素化在天然免疫细胞识别和清除病原体及细胞信号传导中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E3泛素连接酶可以特异性地识别靶蛋白,并将不同的泛素链连接到靶蛋白上,发挥不同的功能。E3泛素连接酶FBXW7(F-box and WD repeat domain containing 7)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脂类代谢、细胞增殖分化以及维持干细胞的稳态中都发挥重要作用,然而它在炎症中的调控作用研究极少。在本研究中,我们构建了髓系细胞中特异性敲除FBXW7基因的小鼠(Lysm+FBXW7f/f mice)。通过饮水喂养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 salt, DSS)和三硝基苯磺酸(Picrylsulfonic acid solution, TNBS)直肠给药建立IBD模型,结果发现,与WT小鼠相比,KO小鼠的肠道炎症表现出疾病减轻的症状。ELISA检测小鼠血清和肠道组织培养上清中IL-6、IL-10和TNF-α水平,发现KO小鼠的IL-6和TNF-α的水平较WT小鼠相比有明显的降低,而IL-10的水平升高。RT-qPCR检测炎症模型小鼠的肠道固有层细胞IL-6、IL-10和TNF-α的mRNA表达水平,KO小鼠的IL-6和TNF-α mRNA水平降低,IL-10的表达增加。在炎症的恢复过程中,KO小鼠比WT小鼠恢复得更快,具体表现在炎症恢复第8天时,KO小鼠结肠长度长于WT小鼠。ELISA和RT-qPCR检测小鼠结肠组织的IL-6和TNF-α炎症因子水平,KO小鼠均低于WT小鼠,H&E染色也表明KO小鼠肠道损伤减轻。巨噬细胞在炎症性肠病中被认为在促进炎症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急性炎症的情况下,小鼠肠道固有层的Ly6C+单核细胞分化成促炎的CX3CR1int巨噬细胞,这些巨噬细胞参与感染和炎症反应,加重疾病的发生。我们检测发现WT小鼠的腹腔巨噬细胞对LPS刺激的敏感度更高,并且分析比较了WT和KO小鼠IBD模型肠道组织中巨噬细胞的比例。结果表明,FBXW7缺陷小鼠体内炎性相关的CX3CR1int巨噬细胞在肠道固有层的聚集减少,并且KO小鼠的结肠组织中检测到趋化因子CCL2和CCL7的表达水平显著下降,这两个趋化因子CCL2和CCL7的减少可能是造成CX3CR1int炎性巨噬细胞在肠道聚集减少的原因,具体的分子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上述研究结果揭示了E3泛素酶FBXW7在炎症性肠病中发挥着重要的正向调控作用,为进一步阐释炎症性肠病的发生发展的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并可能为炎症性肠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大数据和个人数据正汇集到一起,构筑互联网上最令人惊叹的消费者产品。它们会预测你的需要,存储你的记忆--如果你允许它们这么做的话。
西瓜枯萎病作为一种土传真菌病害,严重危害西瓜生产,利用生物防治技术提高抗病性对西瓜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利迪链霉菌(Streptomyces lydicus)A02作为生防菌处理接种西
目的:构建人载脂蛋白B mRNA编辑酶催化多肽样蛋白3G(APOBEC3G)真核表达载体,并探讨其抗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的作用。   方法:   1.采用RT-PCR技术从健康人外周血单个
神经系统和血管系统的形成都是胚胎发育早期的重要事件。两者并不是孤立的过程,而是相互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在生物体内,神经和血管不但距离很近,而且彼此之间存在很多的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