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极端气候频现,日趋加重的土壤盐渍化已严重影响了植物生长和生产,耐盐植物的选育与利用是提高盐渍土壤生产力和利用率直接而有力的措施。黑果枸杞是我国西北荒漠区特有的盐生植物,具有极强的抗旱、抗寒、耐盐碱、根蘖性强、耐土壤贫瘠及营养价值高等优点,是盐碱地治理的先锋树种,具有广泛的经济前景和开发潜力。本文以格尔木1年生黑果枸杞苗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浓度NaCl处理,设置15d与30d两个时间段进行盆栽控盐试验,以期对黑果枸杞在盐生环境中的适应机理提供理论参考。在NaCl胁迫条件下分析了黑果枸杞的形态特征、生理特性及叶片结构的动态变化。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NaCl胁迫下,黑果枸杞在处理30d后其相对株高生长量、相对地径生长量、叶片含水量、叶片体积、叶片数和叶片生物量均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且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而处理15d后差异不明显;随着NaCl浓度的增大,鲜叶密度和干叶密度则表现出先增后减再增的趋势。同时,叶片含水量、叶片体积、叶片数和叶片生物量各指标均表现出在NaCl为中浓度(150mmol·L-1)时,对应各指标值均达到最大值,相反高浓度(250mmol·L-1)下相比对照有所下降。通过对黑果枸杞叶片生物量与其叶片其余各指标回归分析中可知,叶片含水量、叶片体积和叶片数与叶片生物量之间相关性显著。通过主成分分析筛选出叶片体积、干叶密度、叶片数和叶片含水量等指标来评价黑果枸杞形态特征对盐胁迫的响应程度。2.NaCl胁迫下,黑果枸杞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均随盐溶液浓度的增大而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过氧化物酶、丙二醛、叶绿素随盐溶液浓度的增大而表现出减小的趋势;而脯氨酸和相对电导率随盐溶液浓度的增大而表现为增大的趋势;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各指标变化趋势不发生改变但表现程度加剧;在NaCl处理15 d或30 d后各器官中Na+和K+含量均表现为叶>茎>根的规律;叶和茎中Na+含量随着NaCl浓度的增大而增加,K+含量则表现为下降的趋势,但根中Na+和K+含量变化无明显规律。通过对黑果枸杞各生理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可知,丙二醛、叶绿素、可溶性糖含量、POD活性、CAT活性和茎中K+含量6个指标可用来评价黑果枸杞在生理特性方面对盐胁迫的响应程度。3.NaCl胁迫下,黑果枸杞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组织结构紧密度随盐溶液浓度的增大而增大,随胁迫时间的延长增大幅度更大;叶片海绵组织厚度、组织结构疏松度随盐溶液浓度的增大而减小,随胁迫时间的延长下降程度更明显;其上表皮厚度、表皮气孔的长、宽及长宽比随盐溶液浓度的增大而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其中在NaCl为150 mmol·L-1时各指标的值均达到最大值,而浓度大于150 mmol·L-1时,使其气孔长与宽显著减小,开阔度下降,气孔处于关闭或半关闭状态,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趋势不变程度加重。通过对黑果枸杞叶片各结构特征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可知,叶片的厚度、栅栏组织厚度及组织结构紧密度、海绵组织厚度及组织结构疏松度和气孔大小等指标可用来评价黑果枸杞叶片结构特征对盐胁迫的响应程度。4.通过试验表明,NaCl胁迫下,黑果枸杞表现出较强的适应能力,能够适应一定浓度的盐生环境。黑果枸杞是通过自身形态特征、生理特性和叶片结构三者的相互协调和共同作用来抵抗盐胁迫造成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