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空间光孤子是衍射与非线性效应达到平衡引起的在传输过程中波形不变的光束,因其具有低功率、类似粒子的弹性碰撞等特性,在光信息处理和光连接领域具有潜在应用。和局域孤子相比,竞争非局域非线性空间光孤子因其众多新奇的特点,已经成为近年来孤子研究领域的一个新的研究热点。迄今,研究竞争非局域孤子理论时几乎都采用理想的唯像模型。本文根据向列相液晶的分子取向效应和热效应选取模型,利用变分法分析了竞争非局域介质中基态孤子特性,利用数值方法得到了竞争非局域介质中孤子传输特性,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我们介绍了孤子的由来、基本概念、特性等,着重介绍了非局域孤子﹑非局域介质中孤子的实验以及竞争非局域空间孤子的相关研究等等。第二章,从Maxwell方程组出发推导出了光束在强非局域非线性介质中所满足的非局域非线性薛定谔方程(NNLS方程),推导出光在向列相液晶中传输方程。并简要介绍了非线性薛定谔方程常用的几种数值算法,包括平方算子迭代法﹑改进后的平方算子迭代法等。第三章,基于光在向列相液晶中的传输模型,利用变分法得到了基态孤子各参数之间的关系,发现光束宽度随传输常数单调递减,光束功率随传输常数单调递增。传输常数固定时,热非线性系数越大光束宽度越大,光束功率随热非线性系数递减。数值计算发现热效应会改变向列相液晶中空间孤子的特性,热效应导致折射率产生了横向不均匀分布,光束诱导的折射率改变量会出现特殊的横向分布。此外,热效应对光束传输的影响不是孤立的还和分子取向效应的非局域程度有关,分子取向效应的非局域程度越大热效应对光束传输的影响越小。第四章,数值计算了亮孤子及亮孤子对由非局域介质进入竞争非局域介质后的传输行为。非局域偶极孤子进入竞争非局域介质后分裂成两个独立传输的亮孤子。反位相非局域亮孤子组成的震荡束缚态进入竞争非局域介质后的传输行为与界面位置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