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过去全球变化研究计划的实施,反演古环境成为预测未来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全新世作为与人类活动关系最为密切的时期,成为连接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纽带,全新世突发气候状况有可能在将来重演,研究全新世的环境演变、了解过去环境演变规律及驱动机制,可为预测未来环境状况及提出人类适应策略提供理论依据。青海湖作为中国第一大咸水湖,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处在亚洲季风环流与西风环流的交互作用区,对气候变化异常敏感,是重建过去环境演变过程的理想区域。广泛发育的风成沉积物在重建古环境方面具有其优势,具体表现在:样品采集简单易行,可大范围采样,粒度等物理指标指示的环境意义清晰明确,测年可靠性较高,通过高密度光释光测年可检测剖面的连续性,可构建千年尺度高分辨率年代学框架。因此,利用多剖面高密度光释光测年获取可靠的环境演变过程有望揭示青海湖流域环境演变特征,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鉴于以往对青海湖西部的研究工作较少,本论文选择青海湖西岸的鸟岛风成砂剖面和石乃亥黄土剖面为研究对象。本研究对剖面风成砂-黄土-古土壤进行了年代测定,并结合地层学及连续的环境代用指标(粒度、色度、磁化率)的分析,获得了末次冰消期以来青海湖西岸风成沉积揭示的区域环境演变过程。综合两个剖面的研究得出以下四点结论:1)高密度光释光测年能够建立可靠的风成沉积年代学框架。2)重建了末次冰消期以来青海湖西岸环境演变过程:自末次冰消期至8.4 ka BP期间,青海湖西岸气候持续干旱,风沙活动强烈,风成砂堆积;中全新世湖区气候暖湿,发育古土壤层,气候状况最佳时期出现在5.4ka BP左右;晚全新世以来气候干湿波动频繁,总体趋于恶化,剖面记录了4.0ka BP左右的冷事件,4-2.5 ka BP千年尺度上持续干旱,2 ka BP及1.3 ka BP区域有效湿度增加。3)本研究风成沉积物记录的环境演变信息与已有的高湖面记录互相耦合:早全新世干旱时出现低湖面;中全新世暖湿期,有效湿度达到最高,出现高湖面;晚全新世有效湿度逐渐降低,青海湖水位逐渐降低。4)通过区域对比研究发现:青海湖西岸风成沉积剖面重建的湖区古气候演变过程同青藏高原东北部乃至全球性的气候事件也具有很好的可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