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正处于大规模经济建设和城市化加速时期,建筑业规模逐年加大,其从业人员已成为中国最大的行业劳动群体。建设工程的安全生产工作不仅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而且关系到经济建设的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但我国建筑业安全现状令人担忧,具体表现在,建筑企业在建筑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在技术及财务两个层面的安全管理都存在着一定问题,如预防事故发生技术及管理措施陈旧;保证项目安全等级的安全投入较少,而由安全事故引发的损失巨大等。因此,如何应用新技术预防安全适度,如何经济合理的分配安全投入,保证建筑工程项目处于合理安全等级已成为了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首先对国内外建筑安全现况、安全管理基础知识,安全投入与经济损失的研究现状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总结了目前对于建筑安全成本效益管理常用的计量分析模型,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计算两个最优化安全投入分析的模型——基于风险的安全投入最优化策略分析模型及基于FTA(The Fault Tree Analysis)法的安全投入优化分配模型。两个模型从不同的角度为企业制定具体的安全投入策略提供指导:第一个模型的实质是利用边际安全投入效益分析的原理,确定安全投入项的最优组合和顺序以达到成本效益最优;第二个模型则基于ALARP(As Low As Reasonably Practicable)原则和FTA法构建计量模型,将确定的总的安全投入在各项具体的安全投入之间进行最优化分配保证事故发生的概率降到最低。为验证两个模型的适用性,文章又以同一建筑企业的高处坠落事故管理为例,对两个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从模型一的实证结果来看,发现若仅从企业的财务角度,那么只进行四项安全投入——劳动保护用品投入,安全保险投入,安全技术措施投入,安全教育培训投入即达到成本效益最优。模型二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建筑企业对于安全教育投入和工业卫生措施投入重视不足,远远达不到实际的需求,应翻倍以达到最佳的控制事故发生概率的效果。除经济分析之外,文章在技术预防层面,对于当前建设安全管理的大势——信息化智能化,在建筑安全领域的研究及应用进行了初探,同时对于导致高处坠落事故的原因和预防其发生的措施进行了探讨,发现由于人和机因素是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环境和管理因素属间接原因,后者应当给予更多的重视,而技术预防和管理预防两大类预防对策相辅相成,协同作用,才能达到最优的事故预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