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我国对技术创新越来越重视,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殃及我国,让我国进一步意识到技术创新是促进出口贸易,推动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技术创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同时提高产品技术含量,优化出口产品结构,进而推动出口贸易的发展。山西省作为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内陆省份,之前一直以“煤炭大省”著称,出口贸易也多集中在煤炭、焦炭等资源性产品上,但这种“竭泽而渔”的发展模式导致山西省资源的严重损耗,并带来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和难以为继的经济发展。为了改变这种情形,山西省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从之前过度依赖资源的发展模式逐渐向提高技术创新,以科技带动经济发展的模式转变,通过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力度,带动山西省出口贸易的发展,为山西省的转型发展寻求一条新的道路。山西省出口贸易近年来取得了快速发展,但距离全国平均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本文以技术创新为着眼点,希望通过研究技术创新对山西省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技术创新对山西省出口贸易的影响机理,为山西省出口贸易的发展以及经济转型提出参考性的政策建议。本文选取R&D经费内部支出、R&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科技论文发表数以及专利申请授权数作为反映技术创新水平的指标,选取贸易出口额作为衡量山西省出口贸易的指标,通过时间序列模型分析技术创新对出口的影响。通过对计量模型结果的分析得出,技术创新投入中的R&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以及R&D经费内部支出对山西省出口贸易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两者的影响程度不同。技术创新产出中的科技论文发表数对出口的促进作用也很显著,但专利申请授权数的促进作用却并不明显。这一结果与山西省专利申请的种类数、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以及将研发成果转为实际生产的能力等因素有关。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政府要制定相关政策法规,营造良好科研氛围,加大技术创新资金投入,优化R&D经费在不同研发活动中的分配,积极培养及引进技术创新人才,进一步提高将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