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分别从汉代丝绸之路开通与运行基础、汉代丝绸之路中外体育文化交流内容、汉代丝绸之路中外体育文化交流途径、汉代丝绸之路中外体育文化互鉴特点等方面,对汉代丝绸之路中外体育文化互鉴进行研究,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汉代丝绸之路的开通与运行主要得益于以下几方面:1)政治基础:汉代国内实现大一统局面,并且政治局面相对稳定,从而促进丝绸之路开通与运行。2)经济基础:汉代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丝绸之路上经商人数不断增多以及大量胡商的东来,这些为丝绸之路运行提供强有力的动力。3)思想文化基础:汉代思想的发展经历三个阶段,汉初的黄老之学、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再到东汉时期的道教方术。汉代体育活动不仅建立在其政治背景和经济基础之上,更是根植于其哲学思想和意识形态之中。这一时代人们认为人是天地的产物,只有与天地和谐相处,才是保持人体健康的基本,于是形成了“天人合一”的健康观念。汉代这种“和平”思想保证丝绸之路平安运行。4)民族基础:中国周边以及西北、北方、南方地区的匈奴与游牧民族的迁移活动,也促进丝绸之路运行。5)汉代丝绸之路管理:汉代在西域地域设立西域都护府等保障丝绸之路的运行。2.汉代丝绸之路中外体育文化交流内容方面主要分为舞蹈类,搏击类,骑射类,益智类,百戏类,球类,保健类7个方面进行详细研究。研究发现:1)舞蹈类:汉代的乐舞传到朝鲜与日本;古代西域地区的骆驼载乐也传到汉代。2)搏击类:朝鲜等地角抵与我国有重要的渊源。汉地的武术以及“道”字精神等传到日本。3)骑射类:中亚游牧民族的马舞传入汉代。4)益智类:汉代围棋传入朝鲜,印度等地,并且朝鲜地区的围棋制度与精神都于我国存在一定渊源。5)百戏类:安息地区的“安息五案”以及大秦地区幻人的百戏运动也传入我国。6)球类:汉代蹴鞠运动传到古代西域地区。7)保健类:印度保健术与我国汉代保健术存在一定的历史渊源关系。3.汉代丝绸之路中外体育文化交流的途径,随着丝绸之路的发展不断增多。主要以四种形式为主:1)使者的外交活动:各国使节出使其他国主要任务主要以赠送礼物与学习其他国先进文化为主,使者这种任务的原因从而促进中外体育文化交流。2)商人的商业贸易:丝绸之路开通后商人的商业贸易不断增加,丝绸之路沿线的商业站点也不断紧密,使得各地区的联系更加密切,从而促进体育文化交流。3)游牧民族的日常生活:丝绸之路的形成与运行过程中,离不开游牧民族的迁徙活动,游牧民族是丝绸之路开通的指引者。游牧民族的迁移活动,也加快中外文化的融合与创新,当然体育文化也不例外。4)僧人的求经与传经活动:僧人多数为知识渊博的学者,其主要活动是传播经文,这种求经与传经活动也会促进汉代体育文化交流。4.汉代丝绸之路中外体育文化交流特点主要有一下几点:1)双向互鉴:随着丝绸之路的发展中外体育文化交流不断增加。汉代体育文化不断向外传出,对外国体育文化产生深刻影响,同时也促进外国体育文化的创新;在中国体育文化传出的同时,外国体育文化也不断向东传向我国,促进我国体育文化改革,加快了我国体育文化的多元化。2)全面深入:随着丝绸之路的发展,中外体育文化不只是体育项目的交流,中外体育文化的交流也开始涉及体育制度文化以及体育精神文化方面的交流。3)途径多样:中外体育文化的交流是有多种途径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在汉代时已经存在多种交流途径,其中最主要的包括:使节的外交活动,商人的商业贸易,游牧民族的日常生活,僧人的求经与传经活动。4)时代局限:汉代与其周边的国家体育文化交流以及非常密切,而与罗马等西方国家却不同,主要汉代丝绸之路由于刚开通不久,又在信息交通不发达的时代以及时代的局限性造成中外之间的联系是有限的。5)基于本土: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对其他文化的引进和吸收,由于各国都有自身的思想理念与文化特点,因此他国体育文化传入各个国家时而不会一成不变,而是结合本国特点形成一种适应本国的体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