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目的本研究主要分析广州市院前急救体系建设现状,探讨目前广州市院前急救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有效的改进对策,为广州市院前急救体系建设规划及院前急救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定的依据与参考。2方法(1)文献研究:收集与本研究相关的文献、书籍、研究报告、法律法规等,为本次研究提供借鉴。(2)原始数据分析:从广州市各个急救医疗指挥机构120调度指挥系统数据库中抽取2012~2014年院前急救的相关数据,对广州市院前急救基本服务现状、院前急救疾病谱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3)现况调查: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广州市各个急救医疗指挥机构进行调查。同时抽取部分院前急救医生及拨打过“120”急救电话的市民进行问卷调查。(4)定性访谈:采用召开座谈会的形式,到广州市各个急救医疗指挥机构进行访谈,了解广州市目前院前急救体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及探讨相应的对策。3结果(1)2015年广州市急救医疗网络拥有136家急救站;共配置有285辆救护车用于院前急救。(2)2015年广州市急救医疗网络在城区平均急救半径约4公里,最长急救半径为9.15公里。城区平均急救反应用时为15.8分钟,平均急救用时为46.3分钟。(3)院前急救呼车原因排名前三位依次是外伤、车祸、晕厥。院前急救疾病谱排名前三位依次是创伤、神经系统急症、循环系统急症。(4)从资源配置公平性来看,广州市急救站及救护车按人口配置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241及0.151,按地理配置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451及0.613。(5)急救医疗指挥机构工作人员专题小组访谈主要结果:一是指挥机构建设基础薄弱,需上级部门大力支持发展;二是财政补偿不到位,院前急救财政投入需加大;三是院前急救队伍人员不足,亟需增加人手及稳定队伍;四是急救站数量不足,需适当增加并合理布局;五是救护车更新慢,车载设备不全,需进一步完善。六是院前急救相关标识有待进一步规范。(6)院前急救医生平均每日工作(9.33±1.82)小时;49.7%的院前急救医生表示工作压力很大;44.3%院前急救医生有离职意愿,工作兴趣、工作压力为离职意愿的影响因素。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培训项目单一,培训内容缺乏连贯性及培训方式单一。(7)广州市120电话服务总体情况的满意度评分为(8.91±1.39)分,满意率为98.1%;120救护车服务总体情况的满意度评分为(8.56±1.54)分,满意率为96.8%;现场急救服务总体情况的满意度评分为(8.54±1.64)分,满意率为96.5%。市民反映较多的院前急救服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救护车到达现场耗时较长、收费价格过高、司机对街道地理位置不够熟悉。4结论(1)广州市院前急救体系建设存在着不足,在资金投入、指挥机构建设、急救人员配置、急救车辆配置,院前急救网络建设等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2)广州市区域院前急救事业发展不均衡。中心城区平均急救半径较短,急救资源相对丰富,急救网点建设较完善。(3)广州市院前急救卫生资源在人口配置上处于相对公平状态,但地理分布的公平性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4)院前急救医生工作繁重,压力较大。院前急救队伍人员流动性大、不稳定。(5)市民对院前急救120电话服务、120救护车服务及现场急救服务等各方面的满意度都较高。(6)对策:建议政府加大财政投入,保证补助资金到位;进一步加强急救医疗指挥机构建设;完善院前急救网络;加强硬件设备,规范救护车管理;组建专职化院前急救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