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野生湖南山核桃(C.hunanensisChengetR.H.Chang)集中分布在我国湘、黔、桂三省,尤以贵州省黔东南地区最为集中,栽培也广泛。湖南山核桃作为重要的生态型经济树种,其果实中的果仁具有较高的营养、药用价值,果实的果壳、总苞具有很好的经济价值。
本文对湖南山核桃的生物学、生理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湖南山核桃性喜温暖湿润气候,适合生长在海拔500-800米、土壤为酸性或微酸性、背风向阳、土层深厚的地方。贵州省黔东南州锦屏县乌坡生长的湖南山核桃,在3月下旬开始萌动,4月上中旬开始抽枝,叶面积生长期在4月中旬至5月上旬,4月下旬至5月中旬为开花期,果实发育期为5月下旬至9月上旬,果实生长发育期间矿质元素大量积累。湖南山核桃种子发芽过程中贮藏的粗脂肪、淀粉含量减少,水溶性糖含量先下降后明显升高;内源激素ABA含量随种子播种时间延长而逐渐下降。ZRs在播种后15天内含量显著增加,以后ZRs含量逐渐降低。GA4+7含量在播种后20天时达最高峰,此后GA4+7含量没有明显变化。IAA在播种后10天内含量稳定,以后含量增加;在室外风干的湖南山核桃种子播种后都未萌发,经过沙藏的种子播种后发芽率比鲜种发芽率高。湖南山核桃是喜光、不耐荫树种。在晴天,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在生长季的变化规律均为双峰曲线,且湖南山核桃的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的日变化与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密切相关;环境因子与净光合速率的进行了回归分析,认为往往是几种环境因子综合作用同时对光合作用产生错综复杂的影响。湖南山核桃抗旱力较强,在黄壤条件下萎蔫系数为15.11%.土壤干旱胁迫降低了湖南山核桃叶片的叶水势、相对含水量、光合速率、光饱和点、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光合色素含量、矿质元素(N、P、K、Ca、Mg、Cu、Mn、Zn、B)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根系活力及IAA、GA4+7、ZRs激素含量。使可溶性糖、脯氨酸大量积累,光补偿点、硝态氮、矿质元素Fe、ABA含量升高。在重度胁迫下,降低了蔗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干旱条件增加叶片细胞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含量及细胞相对膜透性,湖南山核桃叶片通过提高SOD、POD、CAT等活性,增强膜保护体系,从而减轻了伤害。
本文还对湖南山核桃有关生物学,生态学、生理学及栽培技术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