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如弗纳所说,杰克·伦敦是最能代表他那个时代的作家。美国内战以后,第二次产业革命兴起,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社会阶级结构也更趋复杂,社会处于动荡不安之中。而统治当时文坛的却是“高雅传统”下的浪漫主义风花雪月文学。通过这些作品,人们很难了解当时困扰六千万美国人的真正问题。伦敦从报童、童工、蚝贼、缉私警、水手、流浪汉、淘金者到声名显赫的作家,一生经历坎坷。在16年的创作生涯中,他创作了50部作品,涉猎内容极其广泛:农学、酗酒、占星术、航海、拳击、野生动物、生意经、生态学、经济学、淘金热、社会主义、战争、政治腐败、处刑改造等等,涉及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伦敦受到马克思、尼采、斯宾塞和达尔文的思想影响,反映在作品中,有时不但让读者迷惑不解,而且甚至有时伦敦本人也难以自圆其说。自他的作品诞生直到大约30年前,因为其作品思想的复杂,评论界多对他保持沉默;20世纪末叶以降,伦敦受到普遍的重视,日益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女性主义者、文化多元主义者、非洲美国主义者、后殖民主义者以及其他诸如此类的主义的实践者偏爱的对象。事实上,伦敦对哪一种主义、学说都不专一,伦敦真正关注的是大工业社会中人的生存状态,东奔西突努力探寻的是人类文明的走向。本论文从异化与复归的角度解析伦敦小说中的人。本论文除了前言和结语外,共分三章。第一章详细论述伦敦小说中的异化众生态。首先,界定本论文所用的“异化”概念及客观异化与主观异化的划分依据。“异化”一词在日常生活、科学和哲学中有许多不同的意义。本论文所用的异化概念主要涉及马克思及其继承者对“异化”的界定。其次,剖析客观异化的人物形象,根据具体情况的不同,分别展示与自己的劳动产品、劳动相异化以及与金钱、地位等相异化的人群。再次,解读在客观异化下心灵经历自我异化感的人们。第二章论述伦敦小说中描述的人性复归之路。复归?即从异化回复到人的本真状态——不受外物役使,顺应本心,按自然规律做事,与自然和谐相处。伦敦设计的复归途径概括的讲有四种。1、建立社会主义社会。既然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存在问题,那就建立一种更好的、更完善的社会制度,他找到了社会主义。2、返回自然、回归土地,根据回归地点的不同又分为北方雪野、南海群岛、月亮谷。3、流浪与劳动。对大工业生产中机器下的工人,伦敦开出了流浪这一剂良方;而对于有闲者,他则让他们用劳动来摆脱异化。4、死亡。最晦暗的,伦敦以死亡来让主人公摆脱异化,保持本真。第三章评价伦敦关于人的复归途径。就现实性而言,伦敦设计的人的复归之路是虚幻的、不可行的。美国的社会主义令人失望,地上没有他所描述的那样的天堂,流浪的生活充满酸辛。就文学价值、审美价值而言,它却给苦难中的人们提供了一个精神家园、情感的栖息地和未来的些许希望之光。而就针砭时弊而言,伦敦的复归之路起了牛虻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