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界的重要课题。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沿阵地。这是巩固当前主流意识形态的需要;是培养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的需要;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需要,也是倡导实践精神的需要。当前,世情、国情、社情、民情发生着深刻变化,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愈来愈具有艰巨性、曲折性、复杂性、隐蔽性与长期性的特点,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加之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对的情况越来越复杂,变量越来越多。推进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的大众化旨在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大学生,让大学生理解、接受、掌握和践行马克思主义,这一过程本身也亟需理论支撑。本文紧紧围绕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怎么办”这样的思路和逻辑展开。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一是理论研究,分析了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要素、层次及原则等方面的内容;二是功能研究,从重要性和必要性角度分析了当前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战略意义;三是现状研究,运用SW0T分析框架,对当前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优势、内在不足、外部机会、外部挑战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四是对策研究,结合当前高校的实际,从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拓展大众化平台、创新大众化实践、完善大众化机制等方面提出了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