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市级人大常委会议事规则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rongstrongq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议事规则是为议事民主进行“保驾护航”的一种规范,一种政治技术,主要用来平衡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从而有效推动民主政治的良好运行与发展。作为一种政治技术,西方议会的议事规则,特别是罗伯特议事规则可以被适度借鉴,推动西方优秀的政治文明成果为我所用。当前地市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议事规则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会期制度方面规定笼统化,召开会议的时间不够确定,每次会议举行的时间长短不定;公开原则的力度与广度不够,人大常委的发言主要是内部公开,而非对社会公开,人民无法了解人大常委行使职权的情况;发言机制缺乏辩论规则的保障,人大常委发言以自由发言为主,缺乏有效的辩论;表决原则不够科学与完善,表决方式的运用不明确,表决法定人数模糊不清与计算基准不够科学,等等问题。这些问题的深层次原因主要包括:我国传统文化中民主议事因子的缺失,从上至下等级较为森严,缺乏辩论的制度因子;地方人大常委与常委群体的规则意识薄弱,常委群体之间的议事文化、议事经验、知识结构相差较大,造成了议事规则的有效性不高;地方民主政治尚未发达,而议事规则的发展程度与民主政治的发达程度息息相关,是相互促进的过程。针对这些问题和原因,要完善地市级人大常委会议事规则,必定要重视它的技术价值,必须重视技术的运用,议事规则离不开对民主技术的运用,要从具体的公开制度、会期制度、发言机制以及表决机制等方面的规则进行细化和完善,此外,更应该从价值的层面上来提升与会者对议事规则的尊重与把握,养成良好的民主习惯。从而更好地完善地市级人大常委会制度,推动地方民主发展。
其他文献
现阶段,我国已经进入社会转型的重大历史时期,全国的群众性涉稳事件也因为各种因素的出现而呈现高发态势,作为国家改革开放前沿的广州,也不得不面对时刻到来的各种群体性事件
运用建筑与环境共生理念进行建筑创作实践rn随着中国城市的快速发展,近年来一系列城市问题逐渐突显出来,这些问题体现在生态环境、历史文化、城市建设、思想意识等各个方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