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乳粒固化成球的流场调控机理与方法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bywbyt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空心微球在生物医学检测、药物释放控制、原子能利用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另外,在一些特殊应用中,对空心微球的尺寸、球形度和壁厚均匀性的要求非常严格。空心微球一般采用乳液微封装法制备,包含了复合乳粒制备过程和乳粒去除有机溶剂固化成球过程。因此,为有效提高复合乳粒的成球品质,有必要掌握复合乳粒尺寸的定量调控和复合乳粒固化成球过程中流场调控的机理与方法。本论文实验研究了复合乳粒在同轴微通道中的定量构建机理;讨论了不同流场及实验参数对复合乳粒成球品质的影响;基于VOF液/液相界面追踪方法,建立了传统旋蒸工艺流场复合乳粒分散的理论模型并进行了数值模拟,结合可视化实验验证了理论模型的合理性,实现了乳粒固化外流场的调控。  本文搭建了同轴微通道制备复合乳粒的可视化实验平台,观察了不同工况下复合乳粒的形成过程,分析讨论了不同工况参数(三相流量)对复合乳粒尺寸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内水相流量的增加,复合乳粒的外径逐步减小,内径逐渐增加;随着中间相流量的增加,复合乳粒的外径逐步增大,且外径的增幅逐渐减小,内径大小几乎保持不变;复合乳粒的内外径均随外水相流量的增大而减小。  开展了传统旋蒸固化工艺参数对成球品质影响规律的实验研究,并研制了一种新型无规旋转固化装置,实现了乳粒固化外流场的调控优化,随后通过对比实验,验证了无规旋转固化装置对成球品质的优化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传统旋蒸工艺的固化流场中,同一液面高度,空心微球的成球品质随着转速的增加先提高后降低,并存在最佳转速且最佳转速随着液面高度的增加而增加;与传统旋蒸固化流场相比,无规旋转装置的固化流场实现了外流场对乳粒的三维无规则周向剪切作用,克服了密度不匹配引起的浮力差导致的乳粒偏心、破乳问题,提高了空心微球的球形度和壁厚均匀性;无规旋转装置同样存在最佳转速可使的空心微球存活率和成球品质达到最优。  基于VOF液/液相界面追踪方法,建立了复合乳粒在传统旋蒸工艺固化流场中分散的理论模型并进行了数值模拟,给出了流场中乳粒、速度场和剪切强度的分布,结合可视化实验分析讨论了转速、充液率、密度差对固化后的空心微球存活率、球形度和壁厚均匀性的影响。模拟和实验结果都表明:优化转速、充液率及降低外流体与复合乳粒的密度差能够提高乳粒固化成球品质。  以上研究较系统地揭示了不同实验参数对乳粒制备过程的影响及不同流场对复合乳粒固化成球品质的影响,相关研究成果可为空心微球的制备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
其他文献
对煤气发生量和煤气消耗量的预测方法进行研究,可以改变凭经验平衡煤气的发生量和消耗量的现状,制定合理的煤气使用计划,减少煤气放散损失,提高钢铁企业节能降耗水平。通过对钢铁
电控系统的控制参数日益增多,控制参数与发动机响应之间的关系复杂,而各控制参数之间又存在复杂的耦合关系,这就使要标定出使发动机具有良好动力性、经济性、排放性的控制参数的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煤气化是解决我国类型繁多、数量巨大的中小型工业炉窑直燃煤工艺中热效率低、环境污染严重的重要有效途径。目前,在我国应用最广泛的固定床气化炉出炉煤气中焦油含量高,在很
液压混合动力汽车(Hydraulic Hybrid Vehicle)具有能量回收、实现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等技术优势,是近年来科技界讨论的热点话题和关注焦点。在已有的液压混合动力汽车能量再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全球变暖造成严重的自然灾害,其中,化石燃料的燃烧释放大量CO_2加剧温室效应,是引起全球变暖的一个重要原因。化学链燃烧可以实现CO_2内分离,减少碳的捕集成本,是一种有前景的燃烧技术,在目前日益增长的环境压力下,该技术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化学链燃烧反应发生的场所是反应器,主要由空气反应器和燃料反应器组成,反应器的设计和优化是保证化学链燃烧效率的关键。目前绝大多数燃料反应器采用单级流化床,在提高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