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是英国现代主义崛起时期的重要作家之一,她改变了英国短篇小说艺术史,给予短篇小说一个全新的界定与地位。凌叔华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后中国文坛涌现出的著名女性作家,为当时激进的中国文坛带来了一阵清新温婉之风,展现出被忽略的世态一角。两位作家的文学创作涉及了小说、诗歌、文学评论、翻译等多种文体,但都以短篇小说创作见长。她们常常由于选择题材和作品风格的相近而引起学者的关注。但是从以往研究成果看,对曼斯菲尔德与凌叔华的比较多集中于影响研究和个案分析,而对两位作家的创作个性关注则较少。本文欲以曼斯菲尔德和凌叔华短篇小说文本诠读为基础,分别从两位作家短篇小说创作、人物主题和艺术特点等方面进行平行讨论,从而发现二者在短篇小说创作的具体细节表现上存在着不同的倾向。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章主要对两位作家的短篇小说创作及国内外研究情况进行梳理。虽然学界已不乏曼斯菲尔德和凌叔华的传记、年谱及研究综述,但是却缺少针对二者短篇小说创作情况的梳理。笔者在这一章中,将两位作家的短篇小说作品分阶段按时间顺序进行介绍,有利于形成对两位作家不同时期短篇小说创作艺术的较为系统的认识,在进行具体文本比较时选取最具可比性的作品进行解读。第二章是对两位作家短篇小说中人物形象的比较。笔者将小说中的人物分为“女性”、“男性”和“儿童”三部分来进行对比。同时,通过人物形象的分析反映出了两位作家在短篇小说的主题与题材选择上的一些共性。曼斯菲尔德和凌叔华向来以关注女性命运、善于运用儿童视角而被称赞。笔者除了对这两类人物进行分析外,还设专节对男性形象进行比较。虽然男性人物在两位作家的短篇小说作品中常常处于次要地位,但仍是构成完整作品和主题时不可或缺的。第三章是对两位作家短篇小说艺术特点的探讨。笔者尝试通过小说的结构设置、心理描写和语言风格来对两位作家短篇小说风格进行把握。从这三个方面的对比来体现二者作品的共性与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