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业拖延是在学业情境中出现的拖延行为,主要是指学生自愿推迟与学习有关的任务计划,同时伴随有主观不适感。以往的研究认为拖延是一种自我设限的策略,但也有研究认为自我设限是否会引起拖延是存在争议的,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考察学业拖延与自我设限的关系。有学者发现自我效能对自我妨碍有显著的负面影响,说明对自己的学习能力缺乏信心的学生更倾向于使用自我设限策略。但在过去的研究中没有对拖延类型进行划分,这有可能会混淆研究结果.研究一从动机角度出发,在对拖延类型划分为唤醒型拖延和回避型拖延的基础上,采用问卷法分别探讨了唤起性拖延、回避性拖延与自我设限以及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研究一结果表明:(1)男生比女生更多的学业拖延。(2)自我设限与学业拖延呈显著正相关,能显著预测学业拖延。(3)自我效能感在自我设限和学业拖延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自我设限能直接影响学业拖延,也可以通过自我效能感影响学业拖延。第二个研究是在研究一的基础上,本研究采用2*3二因素的实验设计,综合运用现场观察法和调查法,从任务性质出发,考察自我设限与学业拖延的关系。情境因素是个体自我设限的影响因素之一,深深地影响着个体的自我设限行为,而任务性质作为情境因素的一个方面,必然也影响个体自我设限行为的产生.根据对任务是否对个人有重要的价值的认知,研究二同时考虑了二种任务类型(高诊断任务,低诊断任务)对不同学业拖延类型者(唤醒型拖延、回避型拖延、非拖延者)行为表现的影响。研究二结果表明:(1)在高诊断任务中,两类拖延者均比非拖延者有更多的实际拖延行为。两类拖延者均比非拖延者更多的使用自我设限策略。(2)在低诊断任务中,非拖延者比两类拖延者有更多的实际拖延行为。非拖延者比两类拖延者更多的使用自我设限策略。